15岁男孩的正常血压,按照小儿血压的推算公式:收缩压=年龄×2+80mmHg,可以得出收缩压为110mmHg,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3,计算得出为73mmHg。 对于15岁的男孩,其血压水平已基本接近成年人的血压水平。成年人的血压理想血压水平为,收缩压小于120mmHg和舒张压小于80mmHg。15岁也可以出现高血压,属于青少年高血压,多见于肥胖的青少年,多为原发性高血压。需要积极的控制体重,把体重降为正常,血压大多可以恢复。
心率43次/分钟有没有危险,主要是看在什么情况下心率43次/分钟。如果是在夜间睡眠的状态下,心率43次/分钟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情况,由于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性升高,交感神经兴奋性减低,人体代谢降低,导致心率明显变慢,心率43次/分钟也不属于异常情况。 如果在清醒状态下,心率43次/分钟大多数属于异常情况,常见的有病态窦房结综合症以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这种情况还是有危险的,需要到医院明确诊断,如果诊断确实是病窦或者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要给予安装永久起搏器治疗。
高压140毫米汞柱和低压90毫米汞柱属于一级高血压,也叫轻度高血压。这种高血压需不需要吃药,主要是看高血压的危险分层。 如果一级高血压危险分层为低危或者中危,可以暂时不用给予降压药物,要积极的进行治疗性生活方式的干预。如果经过积极的生活方式的调整,血压能够恢复正常,就不要吃药。如果一级高血压危险分层为高危或极高危,特别是伴有靶器官损害及合并症或者糖尿病。这时候就要启动药物进行降压治疗,同时要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心血管其他的危险因素,如血糖、血脂、尿酸等。
肺静脉高压是指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压超过10毫米汞柱,肺静脉压升高常常见于心脏疾病,最常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二尖瓣狭窄、快速心房颤动等心脏病,由于这些疾病导致心房压力升高,从而引起肺静脉血液回流受阻,逐渐引起肺静脉压力升高而导致肺静脉高压。 当肺静脉压大于18毫米汞柱可以出现肺淤血,继续升高如果压力在20-25毫米汞柱,可以使血浆外渗而导致间质性肺水肿,继续升高就会出现肺泡性肺水肿,也就是临床上所说的急性肺水肿,肺静脉压升高主要需要积极治疗引起肺静脉压高的心脏疾病。
低压80毫米汞柱属于正常高值血压。在临床上对于血压收缩压120-139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80-89毫米汞柱,称为正常高值血压。正常高值血压的人其日后进展为高血压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需要积极的改善生活方式以进行高血压的一级预防。 正常高值血压的人需要低盐低脂饮食,积极的控制体重,积极的参加体育运动,同时每天要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另外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劳累,要劳逸结合,保证充分睡眠,同时也要戒烟,严格控制摄入的酒精量。
心尖搏动是指心室在收缩时,心尖撞击胸璧产生振动,从而使肋间软组织向外搏动,正常人心尖搏动的位置是在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内侧0.5至1厘米处,心尖搏动的位置可因为人的体型、体位、妊娠等生理性因素有所差别,矮胖的人心尖搏动位置向外上移位,瘦高的人心尖搏动向内下移位。 病理情况常见于如下:左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右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向左移位,胸腔积液或气胸,可以使心尖搏动向建侧移位,肺不张或胸膜粘连时,心尖搏动向患侧移位,大量腹水或妊娠时,心尖搏动向左上移位。
夜间心率因为在睡眠状态下,由于迷走神经兴奋性升高,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人体处于休息状态中,各个组织器官都处于低代谢状态,以利于全身状态恢复。所以心率会明显下降,心率在50次/分钟左右也属于生理状态,不用过分紧张。 人的心率在24小时当中都是处于动态的变化当中,跟人所处的不同生理状态有明显的关系。当人处于清醒状态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升高,因此心率比睡眠状态心率要快。特别是在运动或者情绪激动的时候,心率明显会增快,以满足人体的生理状态下需要。
二十七岁的高血压,可以为原发性高血压,也可以为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更为多见。年轻人的高血压往往跟遗传和生活方式不科学明显相关,包括长期压力大、经常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劳累、饮食不规律、睡眠不足、体重增加、抽烟饮酒等,是引起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 27岁的高血压也可以是继发性高血压,以肾实质性高血压多见,当然其他的继发性高血压,如肾血管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也是引起年轻人高血压的原因之一。因此对于27岁的高血压,要积极排除是否有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
根据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把心绞痛严重程度分为四级,轻微心绞痛一般是指一级心绞痛。一级心绞痛一般体力活动如步行和上楼不受限制,仅仅在做强、快或者持续用力时发生心绞痛。 当然发生心绞痛时,心绞痛的症状以发作性胸痛为临床表现,为压迫、发闷或者紧缩性,位于胸骨后可波及心前区,约手掌大小范围,有时可以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甚至达无明指和小指。一般持续数分钟至十余分钟,大多数为3-5分钟,一般不超过半小时。一般在停止原来诱发症状的活动后,心绞痛即可很快缓解。
心跳停止也就是指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停止,从而造成全身血液循环的中断。心跳骤停的临床表现,为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和大动脉搏动消失,伴有局部或者全身性抽搐。 心跳骤停刚刚发生时,可以出现呼吸断续或者呈叹息样的呼吸,随后出现呼吸停止。另外,心脏骤停的患者还会出现皮肤苍白、发绀、瞳孔散大、大小便失禁。如果一旦发现有心跳骤停的患者,要及时识别并且立即呼救,同时进行心肺复苏。要进行持续的胸外按压,如果有除颤仪,还要立即给予电除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