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

林友宝 主治医师

温州市人民医院 中医科

擅长:擅长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的诊治。

概述 出诊时间 联系方式 口碑评价
语音
喝了中药出汗是好事吗
喝了中药出汗是好事吗

喝中药出汗是否是好事需要看具体的情况,如果是治疗外感疾病,比如风寒、风热、风湿引起的病症,服用中药后微微汗出,这是好事,一般汗出后自觉清爽,其余症状缓解,如果汗出过多,这并不是好事,汗出过多,这往往不能改善病情,而且会损伤气阴。 如果内伤杂病服用中药后出汗,也是需要看情况。汗出后没有其他不舒服,是属于正常,如果汗出后不舒服,是属于副作用。

吃中药过几小时能喝酒
吃中药过几小时能喝酒

中药一般不会跟酒精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中药可以跟酒同时服用,问题不大。中医认为酒也有一定的药用功效,部分中药跟酒一起服用还有一定的协同作用,比如酒可以增强活血类中药,补益类中药的功效。 不过酒属于湿热之品,如果是祛湿清热类中药不建议跟酒一起服用,虽然不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但是会减弱这类中药的疗效,如果不清楚自己服用什么中药,建议治疗期间不要喝酒。

中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中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中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需要根据具体的中药成分来说的,一般祛邪类中药建议饭后服用,一是更好发挥祛邪的作用,另外避免一些祛邪的中药影响胃肠,比如活血、清热解毒类中药。 补益类中药可以饭前服用,可以更好的发挥补益的作用,另外部分中药有特殊的服法,比如安神类中药,可以睡前1小时服用。回乳、排石类中药可以煎汤代水频繁服用等。

吃中药能不能喝酒
吃中药能不能喝酒

吃中药是否可以喝酒,需要根据具体服用什么中药,中医认为酒为水谷之精,可以增强补益类中药的药效,也有活血通络的作用,但是同时也是湿热之品。 如果是服用一些补益类的中药,尤其是补阳的药物,或者一些活血化瘀类的药物,是可以喝酒的,没有冲突。但是如果是服用清热化痰,或者养胃的药物,不适合喝酒。会影响疗效,甚至会加重病情。

虚劳血痹如何治疗
虚劳血痹如何治疗

血痹是虚劳的一种表现形式,血痹首先出现在《金匮要略ˋ血痹虚劳病脉证病》,其中详细描写了血痹的病因病机以及证治,认为血痹是因气血虚弱,外感风邪,经络不通,气血凝滞肌肤所致,出现身体麻木,游走性疼痛,脉微涩而紧。 治疗需要养血益气祛风通络,可以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桂枝、芍药、黄芪、生姜、大枣),虚劳病包括其他疾病,比如虚劳腹痛,虚劳失精等。

什么是血虚
什么是血虚

血虚,是指营血亏虚,常是劳累耗伤营血,或者慢性失血,产伤等所致,临床可以见到心悸心慌,头晕耳鸣,疲乏无力,面色萎黄,或者苍白,女子还可以见到月经量少,色淡,苔淡苔薄,脉细数等症状。 治疗需要养血和血,可以服用四物汤,当归补血汤等,如果伴有气虚,可以服用人参归脾丸等。另外平时可以肉类、红枣等食物多吃,并且注意休息。

脾虚肠出血怎么办?
脾虚肠出血怎么办?

脾虚是可以引起肠出血。肠出血,一般以便血多见。脾虚,一般是指脾气虚,引起的肠出血多伴有黑便,或者便血,血色淡,疲乏无力,面色萎黄,心悸心慌,头晕耳鸣,舌淡苔薄,脉沉细等症状。治疗需要健脾益气止血,可以服用归脾丸。 如果脾气虚进一步发展,可以出现脾阳虚,临床可以见到畏寒怕冷,疲乏无力,四肢冰凉,黑便,或者大便出血,可以服用黄土汤。

怎样清心火
怎样清心火

清心火是一种治法,用于治疗心火旺导致的病症,心火旺临床见到心烦,口干,口苦,小便短赤,失眠,口舌生疮,舌红赤苔黄,脉数等症状。清心火,可以服用中药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生地黄、黄连、朱砂、灯心草、栀子等。 具有清心火作用的方剂有导赤散、朱砂安神丸等,可根据具体的症状选择使用。另外针刺,刺络拔罐放血也有一定的清心火的作用。

一动就出虚汗心慌
一动就出虚汗心慌

一动就虚汗,心慌,一般是心气虚引起的,导致心气虚的病因常是素体虚弱,久病失养,年老体衰,或者本身先天不足,心气亏虚所致。一般还伴有疲乏无力,精神萎靡,心悸,胸闷,短气,舌淡苔薄,脉沉细等症状。治疗需要益气养心,可以服用养心汤。 常用的药物有黄芪、人参、党参、炙甘草、茯苓、五味子等。如果伴有口干,潮热,考虑是气阴两虚,可以服用黄芪生脉饮。

心虚吃什么药
心虚吃什么药

心虚可以分为心气虚、心血虚、心阴虚、心阳虚等,不同证型用药不同。 心气虚,一般出现疲乏无力、短气、心悸、心慌等,治疗需要益气养心,可以服用养心汤。心血虚,多见到面色苍白、失眠、多梦、头晕、舌淡等症状。治疗需要养血清心,可以服用归脾丸。心阴虚多见到潮热盗汗、心烦失眠等症状,治疗需要滋阴养心,可以服用天王补心丹。而心阳虚则可以用参附汤。

33 34 35 3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