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尤其擅长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冠心病等老年性疾病...
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包括: 1、心脏本身的因素:主要为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在发生心力衰竭或心肌梗死时,易诱发心律失常。 2、全身性因素:包括各种感染、中毒、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内分泌失调、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以及药物影响、情绪焦虑等。 3、其他诱发因素: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等。
喝酒会诱发心律失常。 当酒精入血后,可直接损害心肌细胞,影响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使得心肌功能减弱,导致心脏负担增加,冠状动脉供血出现障碍,易出现心律失常。 过量的酒精会兴奋大脑皮质,使大脑兴奋与抑制失去平衡。这会导致心律调节发生障碍引发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
具有不良生活方式,或代谢性疾病基础的人更易患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是由多种因素参与的结果。血脂蛋白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血同型半胱氨酸增高、体力活动少、高龄和男性等人群更易患冠心病。
心律失常针刺穴位能治疗,但要专业评估心律失常的风险,及血流动力学稳定后再行针刺治疗。 针灸治疗心律失常,基本上是依据循经取穴原则。临床上多取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阳膀胱经穴位,通过针刺作用,调节经络、脏腑之间阴阳的偏盛、偏衰,使之趋于相对平衡,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
冠心病可通过心脏彩超检查出来,但心脏彩超检查不能确诊冠心病,确诊冠心病的金标准是冠脉造影。 心脏彩超是从心脏结构、功能反映心脏情况。患者胸痛发作或无症状缺血发作时,心脏彩超表现为节段性的室壁运动异常。同时心脏彩超可鉴别诊断心肌病,及对左室功能进行评估。
慢性心力衰竭分为四期: A期:有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但尚无心脏结构功能异常。 B期:已出现心脏结构异常,但从未有过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 C期:有心脏结构异常,有过或仍有心力衰竭症状。 D期:已经应用效果最强的药物治疗和休息时症状严重,需要特殊治疗措施。
慢性心衰的水肿一般是右心衰竭的表现。由于心力衰竭程度不同,水肿可自轻度的踝部浮肿,以至严重的全身性水肿。 水肿的先兆往往表现为体重迅速增加。非卧床患者的水肿会先出现在下肢,卧床患者的水肿先出现在骶部,严重的患者可发生全身性水肿。 如果心力衰竭的患者会出现面部浮肿,表明病情严重。
冠心病患者可以进行推拿。 冠心病多由于心气不足,寒邪凝滞经脉或七情内伤,气滞血瘀、痰浊闭阻,血脉瘀塞不通所引起。按摩心区局部可舒通心脏经脉,配合按摩全身经穴可散寒宣痹、化痰祛浊、行气活血、温养心阳而治本病之本,达到治疗目的。 不推荐自己做颈动脉窦按摩,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应在正规医院推拿科门诊进行。
急性心力衰竭可能会导致胸痛。一方面胸痛可能是引起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另一方面,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产生胸前区憋闷感,个别患者可能会感受胸痛。 此外,心源性休克导致血压偏低,引起冠脉灌注不足时,也可能导致胸痛。如果上述情况严重,建议患者到急诊就诊。
特定的心律失常患者才需要手术治疗。一般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以口服药物治疗为主,部分患者行介入治疗即可缓解症状。但患者有以下情况要考虑手术: 1、某些有固定传导通路的心律失常,如预激综合征等; 2、心脏结构异常导致的心律失常; 3、心脏冠脉血管,如心梗患者需要进行搭桥手术。
冠心病患者支架术后是可以做心电图的。支架术后建议患者定期复查心电图、血脂情况等,来评估用药。 支架术后检查有禁忌的,可能是针对以前的外周动脉支架。因其可能存在弱磁性,但通常认为在手术6周后也可行MR检查。几乎近10年以来,冠状动脉支架产品在做MR时都是安全的,可在≤3.0T的MR设备上进行检查。
血压计分为电子血压计和水银血压计。 1.电子血压计使用方法:将其置与心脏平齐,腕袋绕于手腕或手臂,使感应贴片处于动脉搏动近处,按下开关即可。 2.水银血压计使用方法:将开关打开,袖带绕于肘横纹上2~3横指部位,将听诊器置于肱动脉搏动处,在最后一声跳动后再使水银柱上升20~30mmHg,即可。
年轻人的心脏疼痛先从心源性因素考虑,要排除心肌炎。多数年轻人心脏疼痛不是心脏病,如出现胸痛时跟咳嗽、深呼吸有关,考虑有气胸。第二,锻炼后出现的心脏疼痛,有牵拉疼痛时要考虑肋间神经痛。另外,有胸骨下的疼痛,同时伴有局部的皮疹,不能排除是带状疱疹的疼痛。要经过适当分析,相对的理化检查去排除急危重症。
测血压的注意事项还是比较多的,然后首先要求受测者是要在排空膀胱的情况下,然后在安静状态下,至少安坐5分钟左右,然后再开始测量血压。测量血压的时候,上臂是要跟心脏处于同一水平。跟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后,建议使用经过验证有检验过的,包括臂式的电子血压计,或者有一些患者使用的水银的血压计都是可以的,但是要选用合适的袖带。
对于重度心衰的患者来说,我们要求要绝对卧床休息。因为体力活动的消耗,会诱发心衰症状的加重,一定要到病情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方可起床。轻度心衰的患者,我们是以休息为主,但是鼓励患者要床边体力活动。如在室内的散步而不感到气喘的原则,当病情恢复时,我们的运动量,也希望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心脏的康复。另外保证充足的睡眠,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用中成药,或说适当助眠的制剂来保证睡眠。
心力衰竭的患者,他的预后其实是跟很多因素有相关的。一是包括病人本身引起心衰的原发疾病,还有左室射血分数的下降。还有尿钠肽的升高的程度,心功能分级的恶化,还有本身患者对生活的管理,包括容量的管理,这些都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预后。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他的一般治疗是包括,要去除心衰的诱发因素,包括治疗原发病,去除补液较多,或说感染这些疾病。第二个就是要调整生活方式,比如限钠、补钾、戒烟、戒酒、减轻体重。如果严重的心衰患者,他可能需要多卧床休息,但也要注意做被动的运动,比如踝泵运动,这样减少下肢血栓的形成。
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主要是有三大症状,包括呼吸困难、乏力、液体储留、呼吸困难。我们最常见的就是劳力性呼吸困难。比如我们在做体力活动时,突然出现一个气促,需要休息之后才能缓解。我们最常见比较特征性的,叫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这种呼吸困难的主要表现为,患者在睡眠当中突然之间憋醒,需要坐起来才能缓得过气,我们叫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慢性心力衰竭,他最早期的表现,最常见的就是疲乏。患者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人比较容易疲倦,活动耐力下降,平时能去公园走一圈。他现在可能走半圈就觉得比较累,第二个就是没有明显诱因的咳嗽、卡痰。还有活动后的气促,这种咳嗽排除感染的因素之后我们来确定的。第三点是尿量有明显的减少,可能喝很多的水尿量也不多,甚至出现下肢为主的水肿。
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他跟一般心力衰竭的患者,首先在前提上是一致的。因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会容易出现胃肠道的淤血,在胃肠道淤血的情况下,患者的胃口会变差,整个消化机能会低下。这种情况下我们一旦吃多,或是难以消化的东西,就容易出现腹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