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主要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工作,特别在脊柱微创治疗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常会引起坐骨神经疼痛的表现。 首先要知道,坐骨神经痛的表现就是从一侧的臀部沿着下肢一直放射,有的人甚至可以到足面,有的人可能到足底,这是典型的腰突引起神经压迫的症状。 出现这个症状,首先建议大家到专科医院就诊,进行拍片、体格检查以及临床病史的采集。通过这些进行综合判断,评估椎间盘突出的严重程度。再结合这些客观资料进行综合判断,选择哪一种治疗方案比较合适,比如保守治疗、微创手术还是物理治疗等等,这个是需要进行综合评估的。
关于吊单杠对椎管狭窄是否有用,循证医学上并没有太多证据。 虽然许多人可能对椎间盘突出有经验,但在椎管狭窄方面的经验可能相对薄弱。从我个人经验来看,吊单杠应该有一定的帮助,因为它的原理与牵引相似。通过重力的牵引,可以让椎间盘有一定的还纳,同时让增生的韧带有一定的拉扯作用,从而适当减轻椎管的压迫。 然而,这种方式并不能持久,因为人是直立动物,一旦下来行走,又可能负重,间盘的高度可能会丢失。因此,每个人吊单杠的效果可能并不一致。
对于椎管狭窄导致疼痛难以下床的患者,以下是一些建议: 首先,如果无法下床,应卧床休息,并且选择质地较硬的床垫。 其次,在腰背部垫一个矮一点的软枕,有助于恢复腰椎的前凸。 此外,可以口服消炎止痛类药物和放松肌肉的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使用外用膏药。 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进行物理治疗,包括针灸和理疗,这些都是有帮助的。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 在患有椎间盘突出的人群中,有一部分人会出现脊柱侧弯。然而,这种脊柱侧弯与我们传统上认为的脊柱侧弯有所不同,因为它更多是一种姿势性或代偿性的脊柱侧弯。 简单来说,这是由于椎间盘突出后压迫神经或影响肌肉,导致疼痛,使得患者无法维持正常姿势,而是身体出现一种代偿或保护的反应。在外观上,这种病人可以看到有一个肢体向一侧倾斜的表现。如果拍X光片,可以看到出现脊柱侧弯的情况。
游泳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帮助已经得到了比较明确的共识,总体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大帮助。 然而,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发作的急性期,建议不要进行游泳,而是以休息为主。这是因为在急性发作期,疼痛较为明显,而且如果水温较低,尤其是在冬天游泳时,可能会导致局部肌肉痉挛紧张,这样不仅不能改善症状,反而可能加剧疼痛。 相反,在缓解期进行游泳可以增加核心肌力,因为游泳是一种低氧耗的运动,有助于放松肌肉,改善症状。
椎管狭窄手术后几天可以下地,需要综合评估多种因素。 首先,因人而异,意味着每个人对手术后疼痛的感受不同。例如,有的病人术后疼痛缓解明显,这类病人疼痛快速缓解后可以早期下地。而有的病人术后疼痛仍然剧烈,这类病人卧床时间较长,下地时间会晚一些。 此外,手术方式的选择也会影响下地时间。如果选择微创手术,患者可能在术后1-2天就能下地;而选择传统手术,患者可能需要等到术后4-5天才能下地。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有些病人可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为什么躺着的时候更疼。 实际上,对于大多数病人来说,躺着应该会稍微减轻一些疼痛。然而,对于那些即使躺着也感到疼痛明显的病人,这个时候可能需要考虑椎间盘突出是否更为严重。 因为如果躺着时症状都不能缓解,甚至加重得更为明显,一方面可能与腰段生理曲度变小有关,另一方面要考虑是否突出物较大,以至于通过躺着这种休息方式都不能进行还纳。出现这种情况的病人可能需要进行更多更详细的检查。
对于腰椎椎管狭窄的病人,可以进行腰部锻炼,因为这类病人很多典型表现为行走功能下降。因此,适当增强腰背部肌肉锻炼对他们是有益的。 在选择锻炼方式时,推荐进行有氧运动。对于年纪较轻、膝关节功能良好的患者,可以进行慢跑等有氧运动。而对于年纪较大、膝关节状况较差的患者,则可以选择非负重或负重较轻的有氧运动,如游泳。这些锻炼方式对于腰椎椎管狭窄的病人都是有帮助的。
椎管狭窄的病人手术后是否会复发?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手术后是不会复发的。然而,我们也确实观察到一小部分人出现了复发的情况。 复发的原因多种多样,首先需要明确手术的目的。手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椎管狭窄问题,即神经管道狭窄。通过手术扩开椎管,解除神经压迫。尽管如此,由于人体的退变是渐进且不可逆的,一小部分人的退变过于严重,可能会导致一些结构继续增生,进而压迫椎管。幸运的是,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手术能够实现根治。只有少数患者可能会经历复发。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来说,进行站立的工作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关键在于能站多久,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疾病本身对疼痛的作用或影响。站立时,只要保持正常标准的站立姿势,从椎间盘受力分布来看,站立并不是最重的一个椎间盘受力姿势。 相反,站立姿势不对或久坐身体向前倾,减少了正常腰椎的曲度,可能会导致更多的疼痛。腰椎间盘突出发作时,如果工作需要继续站立,是没有问题的。但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不要让自己到了极限还要强行强忍着站立,这样有可能会加重疾病。
理疗对于椎管狭窄有一定的帮助,但并不能根治。 对于腰椎管狭窄患者,他们可能会伴有腰部长期的酸软、疼痛和乏力。理疗主要通过改善腰背部左右两边肌肉的紧张和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疼痛。 然而,对于椎管狭窄的核心结构,理疗并没有帮助。
从目前所有的症状来看,头晕和恶心并不是椎管狭窄的典型症状,而且这两者之间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联系。 在现在医学上的认知中,可以这么说,腰椎管狭窄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这些症状。如果有这些情况,可能需要去寻找是否存在别的病因。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其实是可以做平板支撑的,但需要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来决定。 平板支撑对于核心肌力有很好的作用,做平板支撑后,对腰背肌和腹部肌肉,甚至全身肌肉都有一定帮助。然而,要根据病情进行区分。例如,如果病人处于椎间盘发作的急性期,疼痛难忍,此时坚持做平板支撑,不仅不能达到肌力平衡锻炼的作用,甚至可能会加重病情。 但是,当椎间盘突出症已经缓解改善,处于疾病的平稳期时,适当的做一些平板支撑运动,可以增加核心肌力,有可能预防椎间盘的再发。
腰椎间盘膨出合并椎管狭窄是否严重,我个人觉得,还是要根据病人的感受、临床的表现以及体格检查的结果来进行综合评判。并不是说病人存在这两个因素就一定会严重。 当然,如果病人有膨出且合并椎管狭窄,导致步行严重受限,腰背部疼痛非常剧烈,并且通过保守治疗或功能锻炼都无法缓解,那么这个时候,临床表现可能确实比较严重,需要进一步跟进处理。
腰椎椎管狭窄是一种退行性疾病,其进展对于大多数病人来说并不快。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机能的逐渐退化,会出现结构的增生和异常,从而导致临床症状。 因此,对于这类病人,病情的进展通常不会特别快,大多数腰椎椎管狭窄的病人表现为慢性起病,缓慢进展,并逐渐加重。
腰突躺着都疼,是不是严重了?是有可能的。 因为我们知道,对于正常人来说,躺着的时候,与坐着和站着相比,脊柱或腰段的受力明显减少。而在腰段受力已经减少的情况下,如果仍然有比较明确的疼痛,我指的是腰痛,或者合并有下肢放射性疼痛,的确提示可能椎间盘突出的情况还是比较重。因为你通过躺下来这种减轻腰段压力的方式,都不能够改善,这个时候要注意。
脊柱侧弯的防治需要根据病因来决定。 在更多情况下,能够防治的脊柱侧弯,尤其是预防,主要是针对继发性或姿势性的脊柱侧弯。例如,现在很多小孩子写作业时姿势不正确,或者站立时姿势不正确,通过调整姿势和注意训练,这种脊柱侧弯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然而,对于结构性的脊柱侧弯,如特发性脊柱侧弯,通过姿势矫形只能起到防止病情进展或加重的作用,并不能使其恢复正常。要恢复正常,可能更多需要医疗上的专业手段干预,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对于椎管狭窄的患者,如果不进行手术,麻木症状加重是很有可能的。 因为麻木通常不是一个好的征兆,它多数情况下提示神经受到较重的压迫,或者压迫的时间较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推荐进行手术治疗。在手术前,我们会向患者说明,虽然已经出现了麻木症状,但手术后麻木可能会减轻,也有可能不会改善。 因此,对于出现麻木的患者,我们往往建议进行手术,因为如果不手术,麻木加重的风险是相当大的。
椎间盘突出症最常见的两个症状是腰疼和腿疼。我们首先探讨腰疼的原因。腰疼的出现是由于椎间盘突出后,有两个主要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局部会释放炎症介质,这些炎症介质类似于我们经常提到的炎症表现,如红肿热痛。炎症介质的刺激会导致局部肌肉痉挛、收缩和紧张,进而引发腰痛。另一个因素是椎间盘突出会引起突出物的直接机械性压迫。这种压迫和炎症介质可以作用在压迫神经根上,而神经根的支配区域通常对应下肢的腰段。 因此,就会出现下肢对应区域的腿疼、腿麻、乏力,甚至肿胀的感觉。
腰椎椎管狭窄是可以治愈的。 在治疗腰椎椎管狭窄时,通常分为两个大的方向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的选择非常多,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中,可以使用神经营养药、消炎止痛类药物以及改善血运的药物。物理治疗方面,可以选择针灸和理疗,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帮助。当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缓解不明显时,可以选择手术治疗。手术的方式多种多样,需要根据不同的疾病情况来选择。 总体来看,腰椎椎管狭窄是可以治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