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十二椎体骨折,大多数是由于坠落伤或者是垂直压缩力量引起的一种暴力性损伤。当然老年人骨质疏松可能没有明显的外伤史,也可以出现压扁性骨折。 首先一定要常规拍片检查及三维CT或者是磁共振检查明确一下骨折的情况,还有是否有椎管受累或神经损伤。一般来说椎体压缩不超过1/3属于稳定性骨折,可以先保守治疗卧床休息,然后佩戴支具口服活血化瘀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如果椎体压缩超过1/3首选的治疗方式还是手术治疗。
三踝骨折也就是内踝外踝加后踝同时发生骨折。这种情况下踝关节是不稳定的,并且是关节内的骨折,必须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可以使骨折达到较好的位置,使关节面平整光滑,避免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也可以早期关节活动,避免关节僵硬。目前三个月左右,骨折应该愈合的相对结实稳定了,可以扶双拐部分负重下地行走。 当然如果愈合很好的情况下,也可以去拐正常行走了,局部热毛巾敷一敷晚间热水泡泡脚改善循环,促进骨折愈合,也促进韧带粘连松解的作用。
骨折之后一定要妥善的制动并且搬运时一定要注意,以免加重损伤,严重的会危及生命。如果四肢部位的骨折一定要用临近的物品,比如说木板,木棍等将肢体固定住然后再搬运。避免骨折断端挫伤周围的血管神经。 如果是颈椎的损伤,一定要保持颈部制动,就是不要活动,颈部不能过伸过屈及旋转容易引起颈脊髓损伤危及生命。胸,腰椎的骨折一定用木板将骨折部位支撑住不能有弯曲的情况,脊柱一定要保持一根直线的状态。也是不可以旋转。
小腿骨折如果骨折没有移位或者是单纯横断骨折,属于稳定性骨折,可以保守治疗石膏固定患肢抬高口服活血化瘀的药物。 当然也可以小夹板固定,但固定可靠性没有石膏好。如果是斜型骨折或者是螺旋粉碎性骨折 这种情况属于不稳定性骨折,需要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或者是闭合复位髓内钉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好处就是骨折可以达到较好的位置,早期的功能锻炼,避免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小孩青枝骨折不是很严重,因为小孩骨质比较柔韧即使骨折之后也不会完全发生断裂,只是会发生折弯的情况。就像新发出来的树枝树条不容易折断也叫青枝骨折。 大多数骨折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手法复位石膏托或夹板固定即可愈合3~4周基本上稳定了。只有严重的骨折,比如涉及到关节部位的骨折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大多数恢复良好,没有任何后遗症。
踝关节骨折错位,大多数需要手术治疗,因为踝关节属于关节内骨折。需要骨折的严格的解剖复位,使关节面平整光滑,不然的话可能出现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出现创伤性关节炎。 内踝骨折一般需要二枚空心钉固定即可,外踝骨折大多需要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手术之后可以早期的关节伸曲锻炼,避免关节僵硬,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一般来说,术后第2天就可以服双拐患肢不负重下地行走了,手术之后大多数恢复良好。
腓骨骨折的治疗,和恢复与骨折的部位有一定的关系。腓骨占下肢负重的1/7~1/8左右,不是主要的负重骨。 但是腓骨远端,也就是踝关节7厘米以内,是组成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组成结构。所以说7厘米以内的骨折,需要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 超过7厘米以上的骨折,可以保守治疗石膏托固定即可,一般三个月左右基本上就恢复正常了。即使错位骨愈合,或者是分离移位,也基本上不影响下肢的功能。
如果是胫骨干的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大多数恢复良好,很少有后遗症的发生。即使有关节僵硬,通过锻炼大多数可以恢复到正常。 主要的后遗症就是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特别是胫骨中下段的骨折血运不好,愈合慢不愈合的几率比较大。如果是胫骨关节部位的骨折,主要的后遗症就是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活动受限,即使通过锻炼也可能出现疼痛等后遗症。
膝盖骨折其实就是髌骨骨折。髌骨骨折可以由于过度用力牵拉引起的,也可以是直接暴力引起的粉碎性骨折。 因为是关节内的骨折要求髌骨关节面平整光滑,避免创伤性关节炎,以减少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就是说大多数需要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张力带钢丝或者是髌骨抓固定,术后即可以关节伸曲锻炼避免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只有裂缝骨折或者是移位小于0.5厘米的骨折,可以保守治疗石膏托固定,但是石膏固定后关节可能僵硬,需要长时间的锻炼。
老人骨折之后如果有手术指征,尽量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就是避免长时间卧床。 因为老年人如果长时间卧床就容易发生卧床并发症,骨折本身不严重,最多是畸形愈合功能受限。 但是卧床的并发症可以危及生命,比如说肺内感染、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手术之后可以早期在床上活动。 早期的下地行走增加活动量,避免卧床并发症也便于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虽然手术有一定的风险,但是如果度过围手术期风险之后,那么患者的生存期会大大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