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肝癌术后复发,主要有两个方面需要关注: 1、要针对肝癌的基础病因进行干预。例如,如果患者有乙肝或丙肝,必须同步进行治疗,这是最根本的措施。此外,如果患者有饮酒和脂肪肝的问题,应该戒酒并减肥,同时使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 2、针对肿瘤本身,如果存在高风险的复发因素,可能需要在术后进行补充治疗。这些补充治疗可能包括术后补充的靶向药物治疗和局部的介入治疗。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显著降低肝癌术后复发的风险。
肝癌早期手术后的巩固治疗,如果能够进行移植或切除,目前是最理想的选择,一般不需要进行后续针对肿瘤本身的治疗。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针对病因的治疗是必要的,比如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必须进行抗病毒治疗,甚至可能需要终身服药。 如果早期肿瘤切除后,发现实际情况比临床术前预判的要差一些,比如存在微血管癌栓或切缘不理想,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后续补充局部治疗,或者采用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肝病患者如何护肝,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针对基础病因进行护肝:例如,乙肝患者一定要服用抗病毒药物,酒精肝患者一定要戒酒,脂肪肝患者则需要合理控制体重。在这些基础上,再辅以保肝药物,可以达到1+1大于2的效果。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患者存在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例如,饮酒的患者认为只要继续不戒酒,同时服用保肝药,就能保养好肝脏。 2、肥胖患者也认为只要不减肥,就能治愈脂肪肝。这些想法其实是异想天开的。
实际上,不仅仅是肝癌,绝大多数恶性肿瘤在被发现时都已经是晚期。肝脏尤其如此。 因为肝脏是一个对疼痛敏感度非常低的“哑巴器官”。肝脏是一个体积很大的实体脏器,如果只是肝脏的某一局部发生恶变,其他肝细胞可以代偿,所以人们往往没有主观感受。 最重要的是,在我国很多老百姓会把自我的主观感受和疾病的轻重缓急等同起来。他们认为,只要自己不痛不痒,就没有病。但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错误。 因此,一定要明确自己是否属于高危人群,不要把自己痛不痛、舒不舒服和是否得了大病等同起来。
实际上,肝癌和肝功能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直接关系。 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肝癌在早期时,由于癌症体积较小,对肝功能的损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这个阶段,人体其他肝组织可以代偿,因此肝脏功能仍然保持正常。 那么,何时肝癌会导致肝功能不全呢?当肝脏上残留的正常肝细胞很少,而大部分是癌细胞时,肝功能就会出现代偿不全,也就是肝功能不全。在这种情况下,甚至可能发生肝脏衰竭。
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的区别可以从名字上区分。 1、原发性肝癌:指的是起源于肝脏本身的癌症,例如常见的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以及肝内胆管癌和肝细胞癌混合的混合癌。这些癌症的发病原点都在肝脏本身的结构组织内。 2、继发性肝癌:体现了癌症的一个重要特性——转移。常见的继发性肝癌包括结直肠癌,结直肠肿瘤细胞会顺着门静脉血流回流到肝脏,并在肝脏上定殖,形成继发性癌症。此外,肺癌等其他癌症也可能转移到肝脏,形成继发性肝癌。
检查肝病通常包括三种情况: 1、医生会询问病史:以区分患者是否存在高危因素,例如酒精、脂肪肝和肝炎的家族史。 2、进行血液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肝功能检测,以及肿瘤标志物筛查。 3、进行腹部检查:主要是对肝胆胰脾系统的形态学检查,最常用的方法是彩超。如果彩超无法确诊,会进一步使用CT和核磁共振进行筛查。 综合这三方面的检查结果,可以得出肝脏的整体状况。
乙肝和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区别,可以想象成疾病动态和静态的差异。 乙肝患者是指乙肝病毒处于活跃期,需要药物治疗来维持良好状态。而乙肝病毒携带者则是虽然体内有乙肝病毒,但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无需医学干预和药物治疗。在携带者状态下,需要定期随访,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和免疫力下降,乙肝病毒可能会变得活跃,那时就需要医学干预了。
乙肝病毒感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它是我国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以及肝癌的最主要初始病因。 大多数乙肝患者通过正规的治疗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但需要在生活习惯和医学监测上更加小心。 然而,部分患者如果未能规律治疗、治疗不规范、私自停药或用药不合理,再加上不良生活习惯如饮酒和熬夜,尤其是男性患者,更容易发展成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这些乙肝的后续病变通常是不可逆的,并且带来的损害非常巨大。
实际上,许多网友都有一个疑惑:肝癌早期为什么没有症状。这并不是单指肝癌没有症状,我们绝大多数的恶性肿瘤,包括良性疾病,在早期都是没有症状的,尤其是肝脏疾病。原因有两个: 1、肝脏是一个“哑巴器官”,对疼痛的敏感度非常低。 2、肝脏是一个很大的实体脏器。即使有很多肿瘤细胞异变,其他肝脏组织也能代偿,所以肝脏不会引起任何主观感受。 如果肝脏疾病已经引起主观感受,那就说明肿瘤很大,病情已经到了晚期。这也是为什么大约80%的癌症患者在就诊时已经是晚期。
总胆汁酸高并不一定意味着肝癌。 总胆汁酸高与肝癌之间不能直接划等号。需要了解的是,总胆汁酸高可能由多种病因引起,例如常见的不健康饮食习惯导致的高脂血症、脂肪肝、饮酒、药物性肝损伤以及病毒性肝炎。 此外,还有一些外科原因,如胆道梗阻,也可能导致总胆汁酸高。 虽然肝癌在进展到终末期时可能会引起胆汁酸升高,但总胆汁酸高与肝癌之间不能完全等同。
乙肝患者的临床治愈率能达到多少?具体分析如下: 1、乙肝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在不同中心的报告中是不同的。 2、乙肝在临床上是可控的,但目前还不能彻底治愈。不过,从去年开始,许多专家开始提倡进行乙肝的根治治疗。我认为在未来5-10年内,乙肝治疗可能会取得重大突破。因此,乙肝患者千万不要气馁。 3、乙肝是一种慢性病,可以将其理解为与糖尿病、高血压类似的疾病。虽然目前乙肝还不能彻底治愈,但它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使病毒与患者和平共处。在这种情况下,乙肝对人体本身的伤害程度会降到非常低。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肝病有乙肝、丙肝、酒精肝以及肥胖导致的代谢性肝病,也就是脂肪肝。 这几类肝病是目前发展成肝癌的最主要的高风险人群。当然,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胆汁性肝硬化、免疫性肝炎以及胆道结石和胆道感染,这些也可能导致肝内胆管的癌症发生。
乙肝病毒可以被比喻为寄生在每一片树叶上的害虫,如果我们将肝脏想象成一棵树,那么这些害虫就会对树叶造成损害。 如果能够用有效的药物控制这些害虫,使它们处于休眠状态,它们可能只是静静地停留在树叶上。然而,如果不加以控制,这些害虫就会开始吃树叶、咬树叶,导致树叶变黄、残缺和枯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棵原本茂盛的大树会逐渐发生纤维化和硬化,最终可能导致癌细胞的产生。
转氨酶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肝病。转氨酶升高可以分为两类情况: 1、我们要求患者在复查血液时一定要空腹。空腹时查血正常,这是为了避免转氨酶受到饮食的影响。因为有些食物摄入后,肝脏会发生功能的运转,这时就可能出现转氨酶升高。但这种转氨酶升高在复查时,如果空腹,就会恢复正常,或者升高的程度不会太高。 2、有肝病:比如乙肝、酒精肝、脂肪肝,甚至肝癌晚期,或其他肝病系统。这些情况下,转氨酶增高并不会随着空腹或不空腹而出现,它是持续性的、病理性的。
原发性肝癌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癌症的转移性:原发性肝癌如果不加以控制,癌细胞会在肝脏内广泛扩散,侵占肝脏的正常组织。当肝脏的正常组织被癌细胞侵蚀后,会导致肝衰竭。 2、癌细胞的全身转移:原发性肝癌还可能转移到其他部位,如脑部和肺部,引起全身器官衰竭。 3、癌症的复发性:即使原发性肝癌经过治疗得到了根治,它也有可能在不定期的时间内复发。复发的癌细胞可能再次出现在肝脏上,也可能转移到其他部位,导致患者陷入反复治疗的困境。 综上所述,原发性肝癌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癌细胞的转移性、全身转移以及复发性,这些特点使得患者面临严重的健康威胁和治疗挑战。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肝脏恶性肿瘤,主要分为三大类: 1、肝细胞癌:这类肝癌患者的基础人群主要是由乙肝、丙肝、酒精肝和脂肪肝引起的癌症,占原发性肝癌的80%以上。 2、肝内胆管癌:这类肝癌的患病人群主要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结石或胆道免疫系统疾病患者,这些疾病会导致肝内胆管癌。 3、混合癌:即同时具有肝细胞癌和胆管癌成分的肝癌。肝内胆管癌和混合癌各自占原发性肝癌的5%-10%左右。
得了乙肝肯定不可以喝酒。 酒精对人体的损害是100%的。如果你本身有乙肝又饮酒,这个伤害会是1+1大于2。 我们在临床上遇到的肝硬化晚期以及肝癌的患者,最典型的人群就是有乙肝又饮酒的男性患者。这种患癌和患肝硬化晚期的风险是极高的。 所以,得了乙肝的患者一定是滴酒不沾。
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进行母乳喂养。 许多人误以为一旦感染乙肝,就不能母乳喂养宝宝,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然而,这种母乳喂养的前提是乙肝处于可控范围内,并且得到了有效的治疗。 在临床上,如果乙肝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那么母乳喂养对孩子来说是安全的。因为在怀孕前,已经进行了筛查,并且在妊娠期和产后,乙肝处于静止状态,这时母乳喂养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乙肝患者在妊娠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下: 乙肝患者同样拥有成为母亲的权利。但在成为母亲之前,必须进行乙肝筛查,这包括夫妻双方。 如果筛查结果显示乙肝处于活跃期或需要治疗,那么患者需要通过药物控制病情。经过控制后,患者的乙肝将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对人体的损害降至最低。在这种情况下,哺乳对母亲和婴儿的损害都是最小的,同时,婴儿将来发生肝炎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