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肿瘤内科常见各种实体瘤的诊断及综合治疗,熟练掌握临床常见肿瘤的化疗、靶向、免疫等...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全身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乳腺癌跟其他肿瘤不太一样的地方,就是除了都有手术、放疗、化疗的治疗方式之外,还有内分泌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治疗机制,主要是通过阻断体内激素的生长,然后来阻止癌细胞的生长。
目前乳腺癌常用的一些化疗药物主要是蒽环类、紫杉类、环磷酰胺、长春瑞滨、吉西他滨,甚至是铂类。这些药物现在基本上不需要特别地处理,往往化疗给药是1天就可以。所以真正化疗药的输注或者灌注只有1天的时间。但是往往在化疗前是需要进行评估的,评估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肺功能等能不能耐受化疗。
乳腺癌化疗期间的饮食,是跟所有恶性肿瘤的化疗饮食是差不多的。因为在这化疗期间可能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相关的不良反应,这时一般建议饮食主要有三大点。第一,清淡饮食。此时的胃口不好,再大鱼大肉可能更吃不下,反而更容易诱发恶心、呕吐。
乳腺的钙化是乳腺检查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它并没有听上去那么可怕。在一些正常的组织也是可以出现钙化,比如在导管内部,血管或者老化的脂肪组织是正常的情况也可以检查到钙化。同样,乳腺的钙化也并非是乳腺癌的前兆。
没喂奶跟乳腺癌发生不是呈正相关的。虽然没有哺乳是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但并不意味着不哺乳就一定会得乳腺癌。乳腺癌的发生往往跟体内雌激素的水平、家庭的遗传因素、患者的精神因素,甚至个人因素,包括月经初潮过早,收经太晚,甚至反复人工流产,导致体内激素的水平长时间过高的变化。
有甲减是可以进行内分泌治疗的,因为本身甲减跟乳腺癌是两个独立的疾病,使用治疗甲减的优甲乐或者左旋甲状腺素片,跟目前乳腺癌内分泌的治疗并没有冲突。如果是出现甲减不治疗,也可能会影响乳腺癌的疗效。如果不给予内分泌治疗,可能将来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增加,或缩短患者的生存。
如果体检B超发现乳腺增生,比如是4a,这个并不是特别严重的疾病。但是在4a的报道中,大概恶变的几率可能是2%-10%。因此,拿到体检报告发现这个增生结节报的是4a,则还是要引起警惕。如果患者愿意接受有创的手术,则常规会进行穿刺活检来明确它的性质。
一般对于乳腺良性肿瘤,往往不需要切除,因为这种良性肿瘤恶变的几率基本上不会太大。当然,也有一些特例,比如乳腺良性肿瘤,然后准备备孕了,可能在怀孕期间由于体内雌孕激素的升高,会导致肿块短期内增大,有可能恶变。
乳腺良性肿瘤绝大部分不需要进行手术干预。如果对于一些肿块,比如短期内增大,或者增大的速度过快,可能提示是恶变,这时是需要切除的。其次,对备孕女性发现乳腺肿块,可能就防止在怀孕期间出现恶变或者增大,这时是需要手术干预。
目前乳腺癌的靶向药物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抗HER2的靶向药物;第二类是抗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针对抗HER2,主要针对HER2基因的扩增,或者过表达的药物,现在有的是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拉帕替尼、来那替尼、吡咯替尼,甚至还有新药TMY。
乳腺癌术前化疗跟术后化疗的区别,在于化疗的时间跟化疗的目的是有所区别的。术前化疗是要做新辅助化疗,目的是比如有一些肿块比较大,手术切除难度比较大,或者是淋巴结转移的数目比较多。通过术前新辅助的化疗,使肿瘤缩小达到降级的目的,这手术就更容易切干净,手术难度会更小。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药物,目前主要是分为五大类:第一个,抗雌激素治疗的药物,常用有他莫昔芬、托瑞米芬。这些通过降低拮抗雌激素,来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跟转移的风险,同时也能够减少对侧发生乳腺癌的风险。这个药物对绝经前或者绝经后的人群都适用。
因为乳腺癌是需要综合治疗的疾病,可能往往治疗是需要经历手术、放疗、化疗,甚至内分泌靶向等一系列治疗的过程。然后这些药物比如保守放疗或者化疗,对于患者的机体,包括生育能力还是有不同影响的。特别在2020年圣安东尼奥乳腺癌专题讨论会,它报道了一组数据,认为乳腺癌术后治愈的患者,她怀孕生出来的婴儿并没有发现不健康。
乳腺原位癌是指肿瘤细胞局限在上皮层内,并没有突破基底膜,同时也不会发生淋巴结跟远处的转移。化疗是一个全身治疗,化疗的目的主要是杀灭体内存在或者潜在的亚临床病灶,或者是微小病灶。针对原位癌手术切除后,肿瘤细胞一定是切干净了,因为没有发生远处转移跟淋巴结转移,体内是没有潜在的癌细胞或者亚临床病灶。
对于乳腺癌的复查,国内跟国外指南明确提出,因为鉴于1-3年它是复发的高峰,因此在1-3年内,特别是第1-2年是建议每3个月就进行随访。大概是第2-5年的时候,就每半年进行随访。过了5年后可,能复发的风险会进一步地降低,则建议每1年来检查1次。
目前随着药物的进步,治疗直肠癌的靶向药物现在分很多种。首先,现在比较常用是分为三大类:第一,抗血管生成的药物。有贝伐珠单抗,它是大分子单克隆抗体。第二,小分子抗血管生成的TKI,包括瑞戈非尼、呋喹替尼。
直肠肿瘤距离肛门4.5cm是可以做手术的。直肠癌的手术,直肠肿瘤距肛门的距离主要是取决于术式,包括患者的肛门能不能保住问题。现在保肛的这种适应证是直肠肿瘤,一定要距肛门6cm以上,这样手术才有足够的位置,能够保留患者的肛门。
现在直肠肿瘤的手术是分为两大块:第一,是传统的开腹手术。第二,是所谓的微创手术。微创手术就包括腹腔镜的手术和机器人手术,甚至是一些非常早期,可以通过内镜下的黏膜切除,比如适合是开腹还是微创,可能还要结合患者的情况,比如是肿瘤不是很大,转移不是很广泛,可能微创治疗效果跟开腹是一样的。
直肠癌肿瘤或者直肠肿瘤的微创手术,主要是包括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的手术,以及内镜下的手术。真正如果是适合做微创手术的患者,包括手术清扫的范围,还有一些它的操作跟目前传统的开腹手术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甚至疗效跟预后,微创手术是跟传统手术是一样的。
直肠肿瘤是能够治疗的。现在据统计发现,即使晚期的直肠癌平均生存期也有两年多,就意味着有一半的病人可以活过两年。早期的患者通过根治的手术是能够治愈的。对于中期的患者,手术结合放疗和化疗,绝大部分病人也是能够得到临床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