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尤其是冠心病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
室性早搏,即心室提前收缩,其影响范围非常广泛。如果心室的某部位发生波动,导致整个心室除极,心电图上的变化就会表现为宽大畸形的QRS波,这是心电图上最大的一个波。正常情况下,QRS波是窄的。然而,一旦出现室性早搏,QRS波就会变得宽大畸形,同时,前面的P波会消失。
心脏中的主动脉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瓣膜。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根据其严重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如果出现了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情况,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甚至猝死。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积极治疗,包括外科手术进行换瓣,或者通过经皮主动脉瓣植入术来进行治疗。对于轻度和中度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高血压和冠心病,这些疾病可能导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同时,应使用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并密切监测病情的发展情况。
目前没有依据表明每天吃鸡蛋会诱发心血管疾病,但我们仍需注意摄入量。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尤其是动物蛋白,而蛋黄则富含脂质和胆固醇。然而,摄入的胆固醇是否直接转化为人体胆固醇,目前尚属未知。理论上或经验上,建议少吃蛋黄,每天最好不超过一到两个蛋黄,以有效避免血脂增高。因此,每天吃鸡蛋并不一定导致心血管疾病,我们需要寻找其他原因。同时,我们应控制每天吃鸡蛋的量,避免无节制地食用,因为任何食物无节制地食用对健康都是不利的。
高血压的治疗原则其实很通俗,简单来说就是“降压是硬道理”。因为高血压本身是由于血管受到高血液压力导致的临床综合征。如果能够降低血压,血管和靶器官的损害会明显减缓甚至消失。因此,降压是硬道理。但原则上,降压需要以治疗型的生活方式改变为基础,在此基础上使用药物进行降压。同时,在降压过程中,需要使血压平稳缓慢地降低,除非有高血压急症。此外,在降压的同时,需要在能够降压的情况下保护受影响的靶器官,从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胸闷气短是一个非特异性症状,通常需要根据持续时间和发生频率等信息来进行诊断和检查。大多数胸闷气短或胸闷憋气与呼吸系统有关,部分与支气管痉挛、支气管哮喘等有关,也与胸廓疾病如胸廓畸形或受压、肺积水等有关,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然而,很大一部分胸闷气短可能是心脏症状,如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或严重心肌缺血等。因此,不能简单地将胸闷气短归因于某一特定疾病,需要在临床上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仔细检查以确定病因。
心肌病在大多数情况下原因不甚明了,但对一些心肌病进行深入研究后,可以发现它们有一定的原因。例如,扩张型心肌病中,有些病例难以确定具体病因,而有些则是由慢性心肌炎转变而来。此外,还有一些心肌病的原因相对明确,如酒精性心肌病,长期大量饮酒可能导致心肌损害,进而引发心肌病。至于肥厚型心肌病,有些原因不明确,而有些则是由淀粉样变引起,这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因此,心肌病中有些具有明确的病因,而有些则很难找到明确的病因。
心脏射频消融是一种微创手术,创伤相对较小。一旦手术部位压迫充分止血,下肢制动后,通常在12至24小时内,患者就不需要特别的护理。除非出现局部血肿或其他并发症,否则不需要额外的护理。对于心脏射频消融手术,心律失常方面的护理包括心电监测,以及处理再发心律失常或原有心律失常未彻底处理导致的心律失常发现。
医学上,我们有“心血管危险因素”这一说法,指的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各种因素。通俗来讲,这些因素被称为“四高一抽”,即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或高体重,以及高年龄。当然,高年龄和高体重各有各的说法,因为高年龄是无法控制的,而高体重则可以。此外,抽烟也是传统上被认为的危险因素之一。目前,还有一些其他的危险因素,包括早发心脏病或冠心病的家族史,比如患者的父辈在55岁以前就有心血管疾病,母亲在60岁左右就有心血管疾病,这被认为是早发冠心病的家族史。除此之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高尿酸等也是非常重要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早期心肌病通常没有特别明显的征兆,除非心肌特别肥厚或者合并了其他器官系统的疾病,导致心脏需要强烈做功。然而,一旦心肌病在平静状态下出现症状,就表明病情较为严重。心肌病可能导致的症状包括胸闷、气促、胸痛、黑蒙甚至晕厥,严重时还可能导致猝死。心肌病的症状多种多样,一部分来源于心肌病变本身,一部分是由于心肌病变引起的传导系统病变,还有一部分是由于心肌病导致的心脏收缩功能异常,进而引发的其他器官病变。
早搏的处理需要根据其发生情况、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来决定。如果经过检查没有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并且早搏发生的次数不多,我们通常不需要进行特别针对性的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给予患者一些心理安慰,并治疗其他可能合并的病症。然而,如果早搏发生频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或者是由器质性心脏病或其他系统疾病(如甲状腺疾病)引起的,那么就需要一方面控制早搏,另一方面积极治疗心脏的原发疾病或其他系统的疾病。
心血管病的检查包括血压、血糖、血脂和血尿酸等方面的检查。同时,还需进行心电图检查以查看是否存在心肌缺血,以及心脏彩超(超声心动图)检查来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是否有改变。此外,还应注意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以查看是否存在外周动脉斑块,这可能提示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存在。同时,还可能进行一些少见的检查,以明确是否有血管并发症的出现。另外,为了检查是否有肾脏损害,还需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查。总的来说,心血管疾病需要做的检查还是挺多的。
其实,心绞痛并非老百姓所说的绞痛,而是英文翻译过来的一个医学术语。从医学角度来看,心绞痛是因为心肌缺血导致的胸部症状。这些症状可能表现为疼痛、胸闷、气短,甚至喉头堵塞感,或者仅仅是冒汗。有时候,这些症状可能会全部出现。典型的心绞痛通常在情绪激动或劳累后发生,表现为位于胸骨中下左缘、手掌大小范围的压榨性疼痛,并伴有胸闷。这种疼痛持续时间通常为3到5分钟,最长不超过20分钟。
一般来说,涉及到心脏的手术都有一定的风险。射频消融手术需要将电极伸进心脏进行标测,找到需要用热能、冷冻或激光打断的异位起搏点或异常传导通路。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对心脏造成一定的损伤,包括电极本身的损伤和能量的损伤。然而,随着射频消融手术做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技术也越来越成熟,这些风险会逐渐降低。
高血压通常需要挂心血管科。实际上,高血压是由于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过高,这种过高的压力会导致血管损伤。这种损伤不仅影响心脏、大脑和肾脏,还会影响到外周血管。总的来说,高血压损害的是整个心血管系统。因此,心血管科在高血压的治疗以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方面更加专业。
心肌病是指心肌本身的疾病。心脏是泵血的器官,形象地比喻为人体的发动机,它有各式各样的构件以及油管供油,也就是供能。在心脏上,有心脏的血管,同时还有传导系统来配合发动机的协调工作。心肌是心脏上面的构件,当心肌本身出现问题,而不是血管或者神经,也就是传导系统出现问题时,这种由心肌本身导致的问题就被称为心肌病。大多数的心肌病是原发于心肌的,而非血管或传导系统导致的。因此,心肌病就是心肌本身的疾病。
目前来说,统一的标准,尤其是中国指南的统一标准,将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的情况列为高血压。要确定一个人是否真正患有高血压,需要在不同的三天、同一时间内、在安静状态下进行血压测量。如果这三天的血压测量结果都超过上述数值,我们认为存在高血压,需要进一步检查和处理,以确定身体状况及是否需要治疗。
预防心血管疾病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可以预防和一些无法预防的危险因素。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抽烟和高体重,这些被称为“四高一抽”。其中,有些因素是可以控制的,而有些则无法控制。此外,还有两个无法控制的危险因素,即年龄和早发冠心病或心血管疾病的家族史。除了这些,其他的危险因素都是可以控制的。因此,平时关注这些因素,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是大有益处的。
速效救心丸是一种重要的中成药物,用于缓解心肌缺血。其主要成分包括川芎和冰片。通常情况下,人们不需要服用速效救心丸。然而,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果出现明显的胸痛、胸闷等心肌缺血症状,可以服用速效救心丸。为了快速起效,需要舌下含服5-10粒,这样能迅速扩张血管。虽然对于其他心脏疾病,速效救心丸可能有一定的好处,但大多数情况下,它的作用类似于安慰剂。因此,速效救心丸的应用场景相对明确,主要针对冠心病、心绞痛,甚至心梗患者。在这些情况下,患者可以迅速含服速效救心丸,并同时积极寻求医疗帮助。
其实早搏本身只是心脏出现心律失常的现象,并不一定意味着心脏有器质性疾病。因此,严格来说,早搏并不等同于心脏病。如果我们经过检查没有发现器质性心脏病,例如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或心肌病等,那么早搏的出现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在某些情况下,早搏可能是由于电解质紊乱,比如低钾;在另一些情况下,可能是由于精神紧张;还有一些情况下,可能是因为睡眠不足。此外,少数情况下,早搏可能与内分泌紊乱有关,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所以,早搏严格意义上并不等同于心脏病。
一般来说,高血压与心跳的关系并不是特别大。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血压增高,心跳会反射性地增快。这是因为血压升高时,心脏需要做更多的功,这时可能会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从而导致心跳加快。然而,这并不是必然的。如果血压升高到非常高的程度,它可能会刺激迷走神经兴奋,导致心跳减慢。特别是在患有高血压脑病的患者中,心跳可能会减慢。总的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高血压患者的心跳是偏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