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手术适合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多数集中在青年和中年,但老年人也有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 无论是腰椎、胸椎间盘突出,还是颈椎盘突出,都可以通过单孔镜,俗称椎间孔镜的手术方式来治疗。 如果患者合并有其他情况,比如腰椎管狭窄、滑脱,腰椎的不稳,或椎间盘退变比较严重,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做融合手术,而不适合做单纯椎间盘突出的处理。
跳绳需要整个身体的肌肉以及躯干的协调性。在跳绳时,可能需要弓着腰,尤其是跳绳的时候,身体躯干的震动比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腰部的负重和冲击力。 如果没有进行热身,有可能会导致腰部肌肉拉伤。因此,跳绳之前,需要做好身体的拉伸,特别是躯干肌肉的拉伸。平时也要锻炼好四肢的力量以及核心肌群的力量,以避免跳绳对腰部造成损伤。
后背中间一条线疼,按压骨头时更痛,那有可能是脊柱的问题。因为多数情况下,脊柱的棘上韧带炎是比较常见的,脊柱退变或脊柱骨折也可能会有按压疼痛。 如果确实存在这种按压疼痛,就要进一步去专科检查一下,确定是软组织问题、棘上韧带问题还是骨刺本身的问题。
腰椎滑脱通常会导致两个主要症状:一个是腰痛,另一个是滑脱造成的神经压迫。治疗时一定要看患者的症状。 如果腰痛评分较高,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患者在走路后出现下肢麻木疼痛,这时两方面的症状要么结合起来都比较重,或者单一因素,比如腰痛持续较大,或者是腿麻比较重,影响了生活质量,无论如何都是需要做手术的。 如果这两方面的症状都比较小,可以保守治疗,比如佩戴护腰,服用止痛和神经营养药来缓解,同时可以观察。如果腰椎滑脱有进一步加重,那再手术也可以。
腰痛突然加重的原因比较多。多数情况下,腰痛来源于肌肉筋膜的损伤,比如肌肉扭伤,这是最常见的原因。 另外,有些是外部的力量,如暴力、车祸损伤导致骨折,这也是腰痛突然增加的原因。此外,有些患者长期有腰椎疾病,比如腰椎滑脱、腰椎峡部裂,它也会突然诱发腰痛的突然加重。 这个时候要及时去看医生,有些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比如药物治疗、理疗,有些可能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儿童脊柱侧弯通常有很多病因,最常见是先天性脊柱侧弯。如果是先天性脊柱侧弯,这种类型必须要做手术。在儿童时期早期,应尽早去做手术。 但是,有一些其他类型,比如特发性角度不是太大,可能需要佩戴支具来控制畸形的进展,让小孩能够在更大的年纪,到了青少年时期青春期才去做手术。 所以,不可一概而论,儿童脊柱侧弯的手术时机一定会结合年龄、角度,最重要是它的病因,来做科学的选择。
为什么腰椎间盘突出症不谈治愈?所谓腰椎间盘突出,实际上是指腰椎间盘结构上的破坏,没有办法回到以前的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治愈腰椎间盘突出一定是需要做终极手术,如腰椎融合手术。 但是对于不同年龄段、不同情况的患者,不一定需要做终极手术。而推拿和正骨并不能治愈腰椎间盘突出,它们对于一些症状的缓解、减缓腰椎间盘对神经的压迫基本上没有什么作用。 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一些突出比较大的患者如果去推拿,有可能会加重突出,导致脊髓的急性压迫和马尾症状的发生。所以,我在此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去推拿。
脊柱手术对成人患者来说,影响是比较小的。 但是,有个例外,做畸形矫正的时候,患者通过做这个手术后,他的身高是会增加的,比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青少年突发急性患者。 因为原来的脊柱是弯曲的,当给他矫直的时候,就变成身高增加。如果做其他手术,比如腰椎融合手术,通常不会导致患者身高有特别大的影响。
腰椎间盘突出是影像学的诊断,而非临床的诊断。如果有腰腿疼痛的症状,影像学查出腰椎间盘突出,这时可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影像学诊断不一定需要任何治疗。如果临床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急性期需要卧床休息,要保守治疗的情况下需要卧床。 如果通过医生的诊断,需要做手术的话,做完手术之后,在早期建议多卧床休息,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或锻炼之后,才可以下床多增加活动,同时增强腰背肌肉的锻炼。
平板支撑作为增强躯干核心肌群的锻炼,其目的实际上是为了保护腰椎和锻炼腰椎的力量。 如果高度或者姿势不对,平板支撑也可能会适得其反。例如,腰的角度不对,在腰部的肌肉受力发生了一定的扭曲和变化,这个时候会造成腰椎损伤。 平板支撑通常要求身体保持一条直线,核心肌群得到充分发力,这样才能减缓腰椎的负担,不容易伤腰。通常来说,掌握正确的知识,才是使得宣讲知识能够发挥作用的关键。
脊柱疏松的患者确实比较容易发生一些部位的骨折,特别是脊柱的骨折。 如果想预防脊柱骨折,首先要提高骨密度。这可以通过一些重要的药物措施来实现,比如吃钙片和维生素D,这是非常基础的药物治疗。此外,还要多晒太阳,让维生素D能够转化为有效的维生素,促进钙的吸收。 第二,可以吃促进成骨的药物。如果骨密度的值比较低,有必要使用一些更强的药物,比如抑制破骨细胞的药物或者促进成骨细胞的药物。 然后要改善生活的环境,避免比较光滑的地面,特别是在浴室可以垫防滑垫,在楼道楼梯时非常注意,在大型公共场合搞清洁时,注意地面有没有水,以避免滑倒。一旦通过骨密度测量出骨密度减低或者骨质疏松化,通过服药之后,也必须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了解骨代谢以及骨密度的情况。 最后,避免不良的饮食习惯,特别是烟酒、过度饮茶,这些都会对骨骼钙的吸收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
脊柱手术后能下床的时间因手术的不同大小或个人恢复情况而异。一般来说,所有的脊柱手术术后都可以早期下地。 对于单纯腰椎间盘突出内镜手术,一般术后一两天,在佩戴腰围的情况下可以做活动。对于做比较大的手术,比如截骨手术的患者,因为手术创伤比较大,在短期内伤口比较痛,也没办法下地,因为下地一活动,伤口可能会皲裂。 如果是过了两三天之后,四五天之后疼痛减缓了,实际上是可以尽快下地。因为只要做了手术,一般来说,特别有内固定的手术,是可以早期活动,脊柱稳定性是足够的,主要是软组织创伤的恢复,是否足以支撑下地活动。
腰椎管狭窄导致走路无力时,推荐进行手术。走路无力意味着神经受到了一定损伤,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甚至有些患者已经出现了大小便不畅的症状,这时需要手术治疗。 目前,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技术非常成熟,手术安全性高,不必过多担忧。如果神经已经受损,走路无力,生活质量下降,影响极大,建议尽快进行手术治疗。
颈椎操如果做得不对,有可能会加重病情。颈椎突出患者本身就有突出的基础,如果动作幅度过大或过快,会增加颈椎间盘的压力,导致突出增加、症状发展。 因此,做颈椎操时,一定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动作要缓慢、轻柔、适度。如果感觉四肢或者颈部的疼痛加重,那就一定要停止下来,及时就医。
失眠是成年人中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大面积存在。 首先,失眠会让身体的肌肉无法得到充分休息,精神也无法得到休息,使得肌肉处于疲劳状态,可能增加腰痛的发生。 其次,睡眠少会导致精神压力增加,引发身体的应激反应,使腰痛的感觉更加明显。因此,失眠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腰痛产生不良影响。
青少年脊柱侧弯,家长去做家庭筛查,是主张推广的方式。 实际上,家长在家里可以给小孩做这方面的检查,特别是青春期的女孩子,10岁、11岁开始,可以每个月观察一下小孩的脊柱情况。 最常见的检查是外观,还有前期试验,比如在站立的时候,观察双肩、肩胛骨有没有对称,腰部有没有对称,骨盆有没有倾斜等等。 另外,前期试验让小孩双脚并拢,手放膝盖向前弯腰90度,从背后观察背部是否有对称。还可以观察外观上的异常,小孩的皮肤,或者是其他躯干的关节,有没有发育上的异常。 如果通过这些观察有异常的情况,那要及时找到脊柱专科医生,甚至是专门看脊柱畸形、脊柱侧弯的医生,来做进一步的检查。
改善颈椎反弓,首先要调整姿势,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现在是短视频时代,大家都在拿着手机,低着头长时间看短视频,这导致颈部肌肉劳损和颈部反弓。所以,不良因素一定要去除。 另外,可以做颈部锻炼,比如做米字操,缓慢将头往各个方向进行转动,还可以做一些胸背部肌肉锻炼,比如耸肩作为核心进行锻炼,做投手对抗运动。 同时,可以做一些理疗,比如肌肉劳损后做热敷和按摩,能够减缓肌肉的疲劳。必须要选择合适的枕头,枕头必须符合颈部生理曲度,颈部能够起到承托作用,避免只枕到枕部,而没有拖住颈部,避免颈部过度负重。 通过以上这几个方法,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或避免颈部反弓的出现。
吹空调后脖子僵硬,可以热敷,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颈部以促进血液循环,然后适当按摩,缓解肌肉紧张。 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颈部伸展运动,如左右转头、前后点头,动作要缓慢。如果仍有疼痛,可以贴一些止痛药膏来减缓症状。
抱娃姿势不当确实会伤腰。因为长时间单手抱娃,身体倾向一侧,受力不均会导致腰肌劳损,或者是椎间盘压力过高。 如果是弯腰抱娃的话,会增加腰部椎间盘的压力。正确的抱娃姿势是保持脊柱直立,用手臂靠近身体,共同支撑小孩的重量,借助腿部的力量起身,避免腰部过度活动,减少对腰部的伤害。
多数的脊柱手术后,是可以运动的,但也要视不同的手术方式和疾病而定。不同手术方式下,运动的时间可能不一样。例 如,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一个月内都不建议进行激烈运动,应以静养为主。对于长节段矫形截骨手术的患者,甚至需要佩戴支具大约半年时间,期间不主张患者进行任何运动。 而其他一些患者,在多数情况下,静养一个月后可以慢慢地、循序渐进地增强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