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做肝部增强CT检查,绝大多数情况下,目的是为了明确诊断是否肝癌,或者说排除肝血管瘤,肝囊肿或者肝结节病变的可能,因为肝脏肿瘤包括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在普通CT平扫肝脏只能提示占位的低密度和高密度灶。 通过增强CT,如果在动脉期提示肿块强化,提示95%以上是肝癌,所以在临床上通常普通平扫CT无法确定肝占位,究竟是良性肿瘤/恶性肿瘤,采用增强CT扫描是为了诊断肝癌或者排除肝癌的可能。
如果行B超检查提示肝脏低密度影边界不清,那提示肝脏恶性肿瘤可能性比较大,通常需要进一步行增强肝脏CT或者增强核磁共振检查。 必要时甚至需要配合血液学甲胎蛋白、或者是肝脏穿刺明确诊断,如果进一步行增强CT或者AFP检查,诊断肝癌明确时通常早期或进展期肝癌采用及时的肝癌根治切除手术治疗并配合术后的介入治疗。 可以获得较好的治愈效果,而如果对于晚期肝癌通常采用介入或者射频消融治疗,目的是缓解病人症状延长病人的生命。
在临床上胆汁淤积性肝炎,其治愈率主要取决于引起胆汁淤滞的疾病。 一般来说,在临床上胆汁淤积,又称为梗阻性黄疸。出现梗阻性黄疸在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结石,肿瘤以及硬化性胆管炎。 一般来说,如果是因为胆总管结石引起的淤胆性黄疸,采用积极的手术治疗,解除梗阻,完全可以获得治愈。而如果是胆管肿瘤,通常是恶性肿瘤,进行手术治疗主要取决于疾疾病的分期,分期越早,获得治愈的概率越高,分期越晚,治愈的概率越低。 第三种情况,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不明原因性引起的肝内胆管淤胆,临床治疗上主要采用保肝,降酶,退黄等对症处理。 如果反复发作,导致肝功能不全或者肝功能衰竭时,通常需要肝移植手术治疗才能获得治愈。
胆囊息肉有可能会引起疼痛症状,一般来说胆囊息肉,根据其成分分为真性息肉与假性息肉,真性息肉,是原发于胆囊黏膜上皮细胞的肿瘤性增生,即使是宽基底型的真性息肉,或者是直径超过一公分以上的胆量真性息肉,也通常不会表现为疼痛。 在临床上出现胆囊息肉疼痛,多数是胆囊假性息肉,也就是胆固醇单相水结晶,出现胆囊甲性息肉疼痛时,主要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就是胆囊息肉活动损伤胆囊黏膜、甚至堵塞管引起的慢性或急性胆囊炎,表现为右上腹隐痛不适,通常采用保守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第二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胆囊息肉,经过胆囊管排到胆总管损伤奥迪氏括约肌,诱发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通常需要制酸,抑酶,抗炎,补液等对症治疗,一般在胰腺炎症状控制以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可以获得治愈。
CT提示然内低密度影,那么按照其疾病的性质,可以包括肝脏恶性肿瘤~肝癌,肝血管瘤,肝囊肿,通常需要进一步做肝脏增强CT或者是增强核磁共振甚至血液血的AFP检查以明确诊断。 如果明确为肝囊肿,在不出现牵拉症状时,可以不做处理,定期复诊,如果是肝脏恶性肿瘤~肝癌,在肝功能可以耐受麻醉手术情况下,采用肝癌根治切除治疗。 如果是肝血管瘤,通常是定期复诊,密切随访。
胆囊结石作为肝胆系统最常见的良性疾病,如果结石增大或者反复出现急性或慢性胆囊炎,或者是有诱发癌变可能时胆囊切除作为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 其手术开展已100多年、疗效可靠确切、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好,胆囊结石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下胆囊切除以及开腹胆囊切除,两者手术根本原则是一样。 也就是首先要解剖胆囊三角、分离出胆囊动脉,然后予以结扎切断、辨清胆囊管与肝总管的位置、然后在胆囊管结扎切段,采用电凝将胆囊从胆囊床切除、移除标本。
一般来说,如果B超检查发现肝脏有占位性病变,高度怀疑是肝癌或者是无法排除肝癌的可能,或者是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为肝癌。 通常需要做增强CT检查以明确诊断,因为肝癌在增强CT上可以显示出动脉期强化影,而且动脉期如果肝肿瘤就是强化,对于肝癌的诊断其阳性率可以达到95%以上。 目前对于肝脏,由于肝穿刺存在的出血,胆漏的风险,临床上通常以增强CT作为诊断肝癌的标准。
胆管占位在临床上对肿瘤或者结石一种影像学描述,也就是说,如果B超或CT提示胆管占位,代表有可能是胆管结石,或者是胆管息肉,或者是胆管癌,胆管一旦出现占位,通常伴有梗阻性黄疸,无论是结石或者是息肉或者是胆管癌,必须通过手术解除梗阻,才能够获得治愈。 通常临床上需要进一步做增强CT,包括胸部,腹部,甚至盆腔,以明确诊断是否为胆管癌或者是胆管癌是否有远处扩散与转移的可能。在恶性肿瘤没有出现远处扩散转移情况下,可以考虑行胆管根治手术治疗,而对于胆管结石或者息肉,通常采用局部手术切除可以获得治愈,不会出现恶性肿瘤的复发与转移可能情况。
肛瘘在临床上是指直肠肛管间隙周围感染所形成的慢性期,表现为肛周局部的脓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通常包含有内口外口,以及肛瘘的窦道。根据窦道的多少,以及内口的高低,通常分为高位肛瘘、低位肛瘘,复杂性肛瘘和单纯性肛瘘。 一般来说,低位肛瘘或单纯性肛瘘进行一次性的手术切除就可以获得治愈。而高位或者复杂性肛瘘,通常需要挂线治疗,才能获得治愈。
B超检查提示肝脏内的高回声,主要考虑肝脏疾病的可能,第一种情况就是肝脏血管瘤,第二种疾病主要是肝内胆管结石。 通常需要进一步做增强CT以明确诊断,排除肝癌的可能,对于诊断为肝血管瘤明确时,由于肝血管瘤的确切发病原因不清楚,目前临床处理主要是密切观察,定期复诊,无症状可以无需手术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终身存在不发展。 而如果对肝内胆管结石,单发可以口服消炎利胆片和熊脱氧胆酸增加胆汁酸分泌,促进结石的排出,如果局限于一叶或一段肝脏,可以考虑行肝叶或肝段切除,可以获得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