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对阴茎癌、前列腺癌及膀胱癌的综合治疗有非常丰...
一般膀胱灌注需要等膀胱没有出血的时候再进行。膀胱灌注有两种方案: 一、即刻灌注,术后有残留的肿瘤细胞在膀胱的创面里,即刻灌注可杀灭脱落的细胞,降低复发率。 二、卡介苗的灌注需在无血尿时进行。有血尿的情况下用卡介苗,可能会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
膀胱电切术后3-5天有血尿属于正常的。膀胱里是有创面的,膀胱的肌层血供非常丰富,刚做完手术创面会出现渗血、出血。 术后3-5天有血尿,需留置尿管持续冲洗,必要时给予止血的药物。如出血较明显或出血量较大,需进行二次手术。 手术后远期,患者再次出现血尿,要警惕有无膀胱炎、肿瘤复发,需进一步检查。
膀胱电切术后3-5天,或1-2周出现血尿。 膀胱电切术后,膀胱里是有创面的。不同的肿瘤数量,切除的范围不同。膀胱里的创面较大,出现血尿的时间会长。随着膀胱黏膜的修复,血尿会逐渐改善甚至消失。 如果血尿没有改善甚至加重,要进一步寻找原因。
膀胱癌有进展的症状: 1.最早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 2.肿瘤侵犯输尿管会出现肾积水、腰痛,进一步地发展,可能有下腹部疼痛。 3.肿瘤长出膀胱外,侵犯盆壁或周围组织,可出现盆腔疼痛,以下腹部症状为主。压迫肠道会出现排便障碍。 4.膀胱癌可转移到骨头或其他的靶器官,会出现骨痛等相应的症状。
早期的膀胱癌可能没有任何的症状,可以是在体检时发现。血尿提示有膀胱癌的可能,尤其是全程性的、间歇性的,无痛性的肉眼血尿,要引起高度的警惕,有可能是膀胱肿瘤。 无痛性肉眼血尿可间歇性出现,也可能突然消失,过一段时间又出现,易使患者麻痹大意。建议一旦出现血尿症状,一定要进一步检查。
膀胱癌做二次电切,往往是针对部分多发的肿瘤。第一次电切易存在遗漏肿瘤的问题,或是切除的深度不够,肿瘤切除不彻底。 有研究显示,对于多发肿瘤,单纯的一次电切,遗留肿瘤的比例较高,因此二次电切是必要的。目的是进一步彻底切除肿瘤,减少复发。对于切除深度不够的,需切到肌层来达到彻底治疗的效果。
膀胱癌4级应该是4期,是一种晚期的肿瘤。 肿瘤可分为4期。4期晚期的肿瘤,要延缓肿瘤的发生、发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生存的时间长一点。4期的肿瘤治疗,以化疗、免疫治疗,或免疫联合化疗为主,必要时可配合姑息性的治疗。 4期的膀胱癌,以综合治疗为主。
早期膀胱癌吃药的效果并不理想,手术是唯一能够治愈的膀胱癌的方式。 手术有不同的方式,早期膀胱癌主要通过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可以把肿瘤彻底的切除,也可以明确诊断。 早期的膀胱癌患者应手术治疗,单纯药物治疗是无法彻底治愈的,可能会延误病情。
膀胱癌做膀胱电切手术,复发率还是比较高的。一年内膀胱癌的复发率在10%-60%,与肿瘤的恶性程度,还有肿瘤的分期密切相关。 根据膀胱癌的病理类型和分期进行危险分层,低危病人的复发率较低,高危的复发率较高。膀胱癌患者即使做了手术,也需要根据危险分层,决定后续是否要进行膀胱灌注,目的是预防膀胱癌复发。
对于大的膀胱癌,可通过增强CT来发现。对于小的黏膜病变甚至原位癌,CT扫描有它的弊端,<5mm的肿瘤可能会被遗漏。 CT检查可显示肿瘤部位,肿瘤增长的情况、了解肿瘤的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CT检查可能会遗漏微小的病灶,可通过膀胱镜的检查。
低级别浅表性膀胱癌需进行危险分层,根据危险分层来采取治疗策略。 第一,要做经尿道膀胱肿瘤的电切,明确它是否低级别,是否原位癌,有没有肌层浸润等。 第二,评估患者是低危、中危还是高危。低危患者可采取即刻灌注;中高危患者术后要即刻关注,还需进行持续膀胱灌注;高危患者需采取卡介苗的膀胱灌注。
膀胱癌保留膀胱的方法是手术,主要是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者是膀胱部分切除。手术后可能要联合放疗、化疗,或联合免疫治疗,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手段来保膀胱。但是保膀胱会存在复发,存在转移的风险,因此接受保留膀胱手术的患者,要进行密切的随访观察。 如果出现肿瘤复发或是肿瘤出现进展,需要进行全膀胱切除。
前列腺血尿不止,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处理: 1、留置尿管进行持续冲洗,使用止血的药物,并考虑局部放疗。 2、采取介入栓塞治疗,介入栓塞的效果相对差些,可以减少出血。必要时通过经尿道前列腺电切,进行止血。 3、晚期的肿瘤需要通过综合性手段治疗,同时给予药物治疗对症处理。
前列腺可以进行电切。 前列腺电切主要是为了改善症状,比如止血或改善排尿。没有明确证据证明能改善肿瘤治疗、预后。 部分前列腺癌患者,比如局部晚期或者发生转移,失去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可以做经尿道前列腺电切。 通过电切减轻肿瘤对于尿道的压迫和侵犯,从而改善排尿,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体来说,前列腺癌预后是好的。 早期前列腺癌,通过根治性治疗,比如手术、放疗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患者可以长期生存,并不对寿命造成影响。 晚期前列腺癌,预后比较差。治疗目标主要是延缓疾病进展,延缓肿瘤发生,但达不到根治的效果。 对于内分泌治疗、激素治疗敏感,有可能长期存活;但若不敏感,预后差。
膀胱癌T1期会随着血液循环、淋巴循环出现转移。 有部分T1期的病人,通过局部手术以后没有复发,但是出现了远处转移。 膀胱癌T1期病人,虽然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但也有高危的因素,术后还是非常容易出现复发、转移。患者要密切地随访观察,若出现复发、转移要及时治疗。
一般情况下,前列腺癌切除后并不需要化疗,往往需要内分泌治疗或放疗。 化疗一般用于后期的治疗,并不建议对前列腺癌根治手术后,立即进行化疗。根据前列腺肿瘤分期、分级进行评判。 早期手术并不需要化疗、放疗或内分泌治疗。 局部晚期或者中期,担心切缘阳性或复发、转移,要进行放疗、内分泌治疗。
前列腺癌术后注意事项,主要有以下方面: 1、可能出现尿失禁、漏尿等情况。因此要加强盆底肌训练,训练排尿功能,改善控尿,避免漏尿。 2、出现性功能问题,必要时借助药物恢复性功能。 3、远期进行规律随访、规律复查。根据不同的肿瘤分期,进行个体的随访、治疗。
膀胱癌全切手术是高风险手术,它涉及到膀胱的切除,淋巴结的清扫、重建膀胱。 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膀胱癌全切手术是一个较安全的手术。 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患者在围手术期有一定的死亡率。膀胱癌全切手术主要的风险有:心脑血管疾病、感染、肝功能衰竭、深静脉血栓等,可能会有致命性的后果。
膀胱癌灌注可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 目前灌注药物的有两大类,化疗药物和免疫类药物,如BCG、吡柔比星、表柔比星等,这些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是有差别的。 患者用化疗药主要会有尿急、尿频等情况,患者用BCG的不良反应相对比较重一些,甚至部分病人会出现全身性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