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伍映鑫 主治医师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普外科·胃肠微创中心·胃小肠外科病区

擅长:胃肠良恶性疾病腹腔镜微创治疗及相关新技术、相关基础研究。

概述 出诊时间 联系方式 口碑评价
视频 文章 直播
镜下胃息肉几天能愈合
镜下胃息肉几天能愈合

目前临床对于胃部息肉多采取内镜下息肉电凝电切除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如果是小息肉,一般术后1-3天伤口即可愈合;如果息肉较大,通常需要2-4周才能愈合。 胃息肉切除术后3天可给予患者流质饮食,少食多餐;术后3周开始半流质饮食;出院后给予富含优质蛋白及维生素的食物。

胃息肉4种病理分型
胃息肉4种病理分型

胃息肉4种病理分型: 1、胃底腺胃息肉:①散发性胃底腺息肉。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相关,恶变率低。②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相关胃底腺息肉。由基因突变引起,恶变率低。 2、增生性息肉:慢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有恶变可能。 3、腺瘤性息肉:癌变率高。 4、炎性纤维性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恶变率低。

胃息肉是什么引起的
胃息肉是什么引起的

引起胃息肉原因如下: 1、遗传或年龄以及某些食物:胃息肉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吃太多红肉、油炸和腌制食物会增加患上胃息肉风险。 2、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会刺激胃上皮细胞增生,从而导致胃息肉。 3、胆汁反流:胆汁反流会引起胃黏膜炎症性增生,产生胃息肉。 4、大量吸烟喝酒。

什么是胃息肉
什么是胃息肉

胃息肉是胃黏膜表面长出的突起状乳头状组织,小于1公分时无明显症状,通常都是检查时,无意中顺便发现。少数患者会出现上腹隐痛、腹胀、恶心、呕吐等。 最常见的三种息肉有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世界卫生组织定义腺瘤性息肉属于恶性的息肉,平均约3-4公分。若发现此种息肉均应切除,以防止之后癌化。

开始便血了是结肠癌第几期了
开始便血了是结肠癌第几期了

理论上任何分期的结肠癌都有可能出现便血。 肿瘤坏死出血及瘤体内较粗血管出血一般提示肿瘤体积较大,且累及肠管深度较深。早期结肠癌出现严重便血及大量便血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结肠癌的分期指标包括T、N、M。由结肠癌导致的便血一般是因肿瘤进展,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出血或肿瘤侵及肠壁较粗血管破裂出血。

有胃息肉多久做一次胃镜检查
有胃息肉多久做一次胃镜检查

部分胃肠道息肉有家族集聚和遗传特点,家族性息肉病家族成员从10岁开始行内镜检查,一旦发现息肉,须行内镜下切除,无法切除者行外科手术切除。术后1年复查内镜,若复查发现息肉,需息肉切除,1年复查一次内镜。 针对胃病患者以及有胃癌家族史的人,提倡定期进行胃镜检查。我国已建议40岁以上人群进行内镜检查。

胃息肉切除后饮食注意
胃息肉切除后饮食注意

胃息肉切除后饮食注意事项如下: 1、24小时内禁食禁水,术后住院观察2-3天。现在内镜下切除后,等麻醉清醒就可进食流质的饮食,甚至不需要进行住院治疗。对于大息肉,24小时内禁食禁水,3天后没问题可恢复正常饮食。 2、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流质类、高蛋白类饮食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油腻、过酸和高脂食物。

全腹部增强CT可以排除结肠癌吗
全腹部增强CT可以排除结肠癌吗

全腹部增强CT可以排除结肠癌。 全腹增强CT是结肠癌分期诊断的首选检查,也是无法或拒绝行全结肠镜检查及活检病理者的备选诊断检查。 结肠癌在CT下的特征有: 1、结肠壁厚度明显增厚。2、结肠管腔内肿块。3、结肠管腔狭窄。4、结肠肠壁强化。5、周围组织器官浸润。6、淋巴结转移甚至远处转移。

结肠癌早期有什么症状
结肠癌早期有什么症状

结肠癌早期常无特殊症状,部早期可有腹痛、大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等。 排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粪便中带血、脓液;定位不确切的持续性隐痛或仅为腹部不适。病情发展会出现腹部肿块、肠梗阻及全身症状,如贫血、消瘦、乏力、低热。 右侧结肠癌以全身症状、贫血和腹部肿块为主,左侧以肠梗阻、便秘、腹泻便血等为显著。

胃息肉的症状
胃息肉的症状

胃息肉早期多无临床症状。有症状时常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不适,少数可出现恶心、呕吐。合并糜烂或溃疡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常见大便隐血阳性或黑便,少见呕血。位于幽门部可能会出现幽门梗阻;位于贲门附近可有吞咽困难。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表面长出的突起状乳头状组织,内镜下可见黏膜表面圆形或椭圆形隆起样病变。

结肠癌诱发原因
结肠癌诱发原因

结肠癌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半数以上的结肠癌来自腺瘤恶变。 结肠癌高危因素包括:①过多的动物脂肪及动物蛋白饮食。②缺乏新鲜蔬菜及纤维素饮食。③缺乏适度的体力活动及遗传易感性等。 家族性肠息肉病已被公认为结肠癌的癌前病变。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及结肠血吸虫病肉芽肿与结肠癌的发生已有较密切的关系。

中晚期结肠癌治疗方法有几种
中晚期结肠癌治疗方法有几种

中晚期结肠癌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化疗、靶向治疗、放疗、介入治疗、射频消融、内镜下治疗等。 手术治疗包括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化疗为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及姑息性化疗;靶向治疗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复发性结肠癌;同步放化疗用于部分原发灶无症状的转化治疗;介入治疗为转移灶治疗或介入止血治疗。

胃息肉0.3厘米要切除吗
胃息肉0.3厘米要切除吗

0.3厘米胃息肉需明确病理类型判断是否切除。 1、胃底腺息肉或炎症纤维性息肉:有症状时,考虑内镜下息肉切除。 2、增生性息肉: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则应完全根除。若是0.3厘米增生性息肉,无需切除;若息肉持续存在且大于0.5厘米,内镜下切除。 3、腺瘤性息肉:安全情况下行息肉切除术。

胃息肉的治疗方式
胃息肉的治疗方式

胃息肉治疗方式多且选择与息肉性质、大小、部位相关。 微创方式主要分为内镜切除、手术切除、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经内镜切除是胃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主要有高频电凝切除法、激光及微波灼除法、尼龙丝结扎法及氩离子凝固法等。其中高频电凝切除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目前手术切除是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

胃息肉会引起胃穿孔吗
胃息肉会引起胃穿孔吗

胃息肉几乎不会引起胃穿孔。 “息肉”通常只表示肉眼观察到的隆起物,一般无临床症状,由胃息肉导致的穿孔几乎是不存在的。 穿孔可能是由于胃息肉切除导致,胃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后的并发症,主要是出血、穿孔和复发。在切除过程中,如切除较深,还有可能导致胃壁穿孔,但因为胃壁本身较厚,故穿孔几率非常小。

胃息肉会导致直肠癌吗
胃息肉会导致直肠癌吗

胃息肉不会导致直肠癌,直肠癌也不会导致胃息肉。 有些疾病可能同时出现胃息肉和直肠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会导致大肠和直肠内形成息肉。息肉也可以出现在上消化道,如胃、十二指肠等。如不进行治疗,结肠和直肠的息肉可能发生癌变。 除结直肠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还可能导致其他并发症,如十二指肠息肉。

胃息肉怎么治疗才消除
胃息肉怎么治疗才消除

消除胃息肉的治疗方式的选择与息肉的性质、大小、部位相关。 微创方式主要分为内镜切除、手术切除、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经内镜切除是胃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主要有高频电凝切除法、激光及微波灼除法等。高频电凝切除法目前应用最广泛。 胃息肉治疗也可通过药物,成功去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约40%患者息肉完全消退。

胃息肉是什么病
胃息肉是什么病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表面长出的突起状乳头状组织,较小时常无明显症状,一般为偶然发现。 胃息肉早期多无临床症状。有症状时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不适,少数可出现恶心、呕吐。合并糜烂或溃疡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下可见黏膜表面圆形或椭圆形隆起样病变,有些呈分叶状,有蒂或无蒂,多数直径在0.5-1厘米之间。

胃息肉手术后容易复发么
胃息肉手术后容易复发么

胃息肉切除后容易复发。 胃息肉切除后都有复发风险,常见类型是增生性息肉。切除后若不积极调整饮食、治疗胃部疾病,如胃炎、消化道溃疡、糜烂性胃炎,还会再长息肉,因为形成胃息肉诱因还在。 术后注意饮食、调整生活方式,戒酒、戒烟,少食用腌制及变质发霉、辛辣刺激食物,不要熬夜、增强体育锻炼、保持心情乐观。

结肠癌化疗中会复发吗
结肠癌化疗中会复发吗

结肠癌化疗中可能会复发。 已行潜在治愈性切除术的患者,复发是源于手术时就已存在的临床隐匿性微小转移灶或是肿瘤细胞残留。术后辅助治疗的目标是根除微小转移灶,从而提高治愈率。 辅助化疗的益处在3期结肠癌患者中最为明确,即复发风险相对下降约30%,死亡率相对下降22%-32%,其已成为此类患者的标准治疗。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