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小细胞肺癌一般首选手术治疗。 小细胞肺癌是肺部两大类肺癌中,恶性程度偏高的一类。小细胞肺癌完整的说法叫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它的恶性程度是非常高的,很多病人发现它的时候就已经是晚期了。 小细胞肺癌分为局限期和扩散期,多数情况的小细胞肺癌不选择手术治疗,除非结节比较小。
肺结节大于1cm是否需要做手术,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1、不需手术:结核在肺上的残留病灶,有的2、3cm的钙化结节不需要处理。瘢痕纤维组织增生,在纤维条索影旁边有长毛刺的结节也不用考虑做手术,只需要定期随访。 2、需要手术:部分结节如果有分叶、毛刺等,可能是早期肺癌,或有特异感染,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肺结节不是都有必要做PET-CT。 PET-CT是指正电子断层扫描CT,它的特性是打入造影剂后,如果是恶性肿瘤,它的放射性浓聚会异常增高。 对正常人的大多数肺结节来说,做PET-CT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本来就是良性结节。它即使是很小的结节,可能早期肺癌的癌细胞数量有少,也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
肺肺结节根据不同特性,特别是不同的风险,复查的时间不一样。 1、几毫米的实性结节,是炎性肉芽肿,可能每年复查。而有风险的实性结节,可能要半年甚至3个月复查一次。 2、亚实性结节风险相对比较高,可能建议3-6个月复查一次。 3、磨玻璃结节若是早期肺癌,可能3个月复查一次;若是很淡的,可能每年复查一次。
确诊食管癌不是必须做手术,是建议做手术,尽量做手术。 大部分食管癌患者发现时,如果身上其他地方没有转移,会建议手术治疗。但是现在一般会建议局部有扩散的先用药降期之后,再来手术,远期效果可能比直接切掉、扩大切掉更好一些。 有部分病人身体状态很差、合并症很多、走路都走不稳,可能就没办法做手术。
纵隔肿瘤多大可以做微创手术,要根据纵隔肿瘤的生长部位、性质,甚至质地、侵犯的器官决定。有的可能即使长到6-7cm,但和周围组织关系比较疏松,也可以在胸腔镜下解决。而有的可能只有1-2cm,但侵犯了旁边的血管,可能需要开胸。 微创或开胸的原则是哪个手术方式能够更彻底地切除病灶和哪个手术方式能更安全。
食管癌可能还会复发。 这是因为不只是肿瘤的部位有癌细胞,身体的其他部位包括血液,甚至脑组织、皮肤组织等里面都会有癌细胞的潜伏,只是说很多部位癌细胞的数量非常少,它不足以形成结节状,不足以威胁健康。如果身体或疾病达到一定程度,就可能造成复发、转移。
有一部分良性纵隔肿瘤可以不做手术。 纵隔在两个肺之间,处于胸腔中央、心脏附近区域的叫纵隔,而纵隔的肿瘤有良性和恶性的。一部分良性的纵隔肿瘤,可能是畸胎瘤,若比较小,可以随访。 如果考虑是恶性的纵隔肿瘤,就要手术。良性的纵隔肿瘤要根据它的危险性来判断,是做手术还是继续观察。
纵隔肿瘤的手术风险高不高,取决于它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有的肿瘤很小,和周围组织器官的分界很清楚,手术风险肯定不高。 2、有的肿瘤长得比较大,侵犯了周围的组织器官,手术风险肯定高。 3、肿瘤长的位置:若周围没有大的血管、危险的器官,手术风险肯定低;若长在心脏、血管的前方,手术风险高。
一部分肺结节可能会自己消失。 肺结节是肺上的异常结节影,很多人的肺结节其实是很小的,造成的原因比如吸烟、环境、炎症的刺激。 有一部分很小的、炎性的、肉芽肿形式的肺结节,可能在患者身体状态比较好或服用了一定的消炎药物之后,结节会变小甚至消失。但不能证明永远不会有肺结节的隐患。
食管癌不会专门引起牙痛。 食管癌是消化道的恶性肿瘤,它一般不会影响口腔,更不会影响牙龈,牙痛很多时候可能是因为牙龈发炎或牙齿出毛病而产生的问题。 食管癌经常可能会引起胃、肠道的问题,和肿瘤部位可能会有渗出、坏死等,然后渗出、坏死物往下排出去有关系。
肺腺癌患者吃靶向药后常见副作用有皮疹、恶心、呕吐、贫血、皮肤脱落、瘙痒甚至胃肠道反应,有的甚至会出现肝、肾功能损害。 肺癌吃靶向药其实是肺癌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手段,靶向药其实是肺癌治疗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但是靶向药也有很多副作用,最常见的副作用可能根据靶向药的种类不同而有区别。
肺部混合磨玻璃结节和多发结节的区别如下: 肺部的混合磨玻璃结节,是指肺部的结节在CT影像表现上部分呈磨玻璃成分,部分呈亚实性成分。而肺部的多发结节,是指肺部有大于2-3个结节,即不止1个结节。 所以,混合磨玻璃结节可能是多发结节中的一种,而多发结节其中有部分也可能是混合磨玻璃。
混合型磨玻璃结节可能本来就是恶性的。 一般情况,对于肺上混合磨玻璃结节通过CT,特别是薄层CT来看它的密度、实性成分占比、大小。如果考虑是早期肺癌,可能就要早期介入。 随着结节里有问题的细胞越来越多,它的密度越来越高,由纯磨玻璃结节变成混合磨玻璃结节,甚至变成亚实性结节,甚至实性结节。
肺磨玻璃结节可以做消融手术。 但是适合做消融手术的肺磨玻璃结节是很小一部分的。要根据它的大小、形态、密度、实性成分占比、风险,来决定是做手术还是随访或用药。 有一部分磨玻璃结节患者若身体情况不能耐受手术,可以考虑消融治疗。而消融治疗包括冷冻、微波、热消融,可能每一种各有优缺点。
食管癌术后风险有以下几种: 1、肺部感染:很多时候,食管癌发生于中老年男性,特别是喝酒的人群,术后很容易合并感染。 2、吻合口瘘:可能是食管癌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实食管是一个很薄的消化器官,有时候因为它要分泌消化液,它的愈合能力可能就比其他器官可能要差一些。
肺结节长到多大需要手术,其实没有确切的一个界线。 1、如果实性结节小于1cm,多数情况下,它的形态没有特殊情况的话,可能不需要特别的处理。 2、如果亚实性结节一直存在,有的可能超过6、7mm,怀疑是早期肺癌,就需要做手术。 3、磨玻璃结节就要看它更多的特征决定是否手术,比如它的密度、实性成分占比等。
癌胚抗原高出正常值不一定是肺癌复发了。 很多时候,以癌胚抗原为主的肿瘤标志物升高不只是肿瘤的进展,还有比如身体状况差一点,或本身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就高,癌胚抗原检测做出来参考值可能就高一点,这种情况不需要特别关注。 如果本来肺上有结节考虑是肺癌,而患者的癌胚抗原在不停地升高,可能要警惕结节是不是肺癌。
食管癌做微创手术能切干净。 目前食管癌的主流手术方式是微创,即胸腔镜手术。其实胸腔镜手术和开胸手术能不能切干净肿瘤,首先是和肿瘤的分期有关系,早期肿瘤肯定都切得干净,如果中、晚期肿瘤周围侵犯不明显,或通过周围的扩大切除,能够完整切除的也能切干净。
1期肺癌术后不一定需要辅助治疗。 对1B期的肺癌要不要辅助治疗,需要综合判断。比如它有没有高危因素,即胸膜侵犯、低分化、有肺癌家族史,或患者做的是姑息性楔形切除,这种情况会建议积极地辅助治疗。 如果1B期没有高危因素的,目前认为可以严密地观察,如果观察没有复发,可以不用治疗,有变化再评估能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