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血氨高有个疾病叫肝性脑病,会出现血氨升高,是因为肝脏不能有效地处理经过消化道吸收的氨类电解质,这些物质释放入血就会出现血氨的升高,严重的就会出现肝性脑病,患者就会表现为说胡话,就是意识不太清楚。 所以,肝硬化患者若出现血氨升高,建议到医院进行正规治疗,把血氨尽量降下来,以维持正常的肝脏功能。
肝硬化的主要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病毒性肝炎:常见的嗜肝病毒有甲、乙、丙、丁、戊肝,尤其乙肝和丙肝。 2、酒精(酒精性肝硬化):酒精会对肝脏产生慢性损伤。 3、脂肪肝:肥胖因素导致。 4、胆汁淤积:胆汁长年淤积会导致肝细胞损害引起。 5、药物和其他不明原因: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引起的。
要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就要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肝硬化,确诊后的治疗三大原则就是保肝、利胆、促进胆汁排泄。具体分析如下: 1、保肝:有保肝药物、抗炎药或黏膜保护剂。 2、利胆:可能会使用优司弗,这类药物可以促进胆汁的排泄。 3、退黄:比如丁二磺这类药物,可以减轻黄疸。
胆红素偏高不是胆囊息肉。原因有以下几个: 1、生理性黄疸:像小孩刚出生时红细胞大量破坏,这种叫生理性黄疸,和息肉没有任何关系。 2、梗阻性黄疸:因为肿瘤或结石引起的胆红素升高。 3、肝细胞性黄疸:由于肝脏细胞里细胞大量破坏,肝脏处理不过来,血液输送过来的胆红素最后没办法存活,所以造成了黄疸。
肝硬化患者不能用非甾体类药物是因为,非甾体类药物可以引起消化性溃疡、出血,肝硬化患者会出现门脉高压、胃底食管静脉曲张,静脉曲张之后就会长溃疡,导致消化道出血。 常规用非甾体类药物,特别是经常有疼痛的人用这些药物,就会加速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概率。
目前对于有循证医学证据的、能够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病人来讲,做肝移植是首选。 对于干细胞移植来讲,目前看到的结果还是非常有限的,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把干细胞移植作为失代偿期肝硬化的首选治疗方式。 所以,目前对于失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才是首选。
目前的研究证明肝硬化和脂肪肝是有关系的。 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一类疾病叫非酒精性脂肪肝,这种疾病如果得不到控制,就可能会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转化成脂肪肝。 对于脂肪肝引起的肝炎,出现肝功能异常的话,说明肝脏有炎症,如果得不到及时、良好的控制,就可能会转化成肝硬化。
肝硬化分为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是否必须做肝移植分为以下情况: 1、一般不做肝移植: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常规进行保肝以及病因的处理即可,以延缓肝硬化的进展。 2、考虑做肝移植:只有对于失代偿期的肝硬化,出现腹水、黄疸、凝血功能障碍等,肝脏不能满足人体正常功能的时候才考虑做肝移植。
预防肝硬化导致的胆管炎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肝硬化患者容易长石头,建议积极做手术把石头去掉,包括ERCP或腹腔镜等。 2、对于免疫力低下导致肠道菌群移位引起的胆管炎,建议这类人群提升免疫力,加强控制感染、营养支持,包括输蛋白、利尿等措施,以预防胆管炎的发生。
胆囊息肉钙化一般不会癌变。 很多时候只是变成结石,当结石出现很久,就会反复引起胆囊炎,如果没有正规的处理,就会有癌变的风险。 胆囊息肉钙化,通常认为它是假性息肉,即胆固醇内的息肉最后慢慢钙化就会结晶,形成结石。可能有的病人第一年查到是胆固醇内的结晶,还会出现钙化的情况,第二年会看到胆囊结石的出现。
胆囊息肉一般不会导致腹泻。 有的人出现腹泻症状可能是别的原因引起的,比如长在胆囊里的多发息肉,整个胆囊已经病变,没有什么功能,这类息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腹泻的症状,比如吃油腻食物(火锅或烧白等肥肉),因为胆囊没办法维持正常的功能。 对于大部分的息肉来讲,比如只有1-2颗,是不会出现腹泻的症状。
要知道肝硬化患者为什么容易发生低钾血症,要搞清楚低钾血症形成的原因。 钾在人体的代谢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如果人体钾摄入不足,就会导致低钾血症。 对于肝硬化的病人来讲,饮食摄入可能不足,部分患者可能有腹水在用利尿的药物,不仅会促使钾摄入减低,同时还促进钾排泄增多,这就是导致出现低钾血症。
胆囊息肉2cm不痛建议积极做手术治疗,在指南上也是这样规定的。 对于1cm以上的胆囊息肉有癌变的倾向,虽然目前没有症状,建议还是进行积极的手术治疗是最安全的,避免发生恶变倾向后,甚至比发生胆囊癌或转移后再去处理更安全得多。 所以,对于2cm的胆囊息肉,肯定是建议进行积极的手术治疗。
肝硬化腹水反复发作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点: 1、保守治疗:能够保守肯定选保守治疗,这个时候可能会想办法进行输蛋白、利尿,减少腹腔里的腹水,如果腹胀难受,还可以把腹水放出来。 2、肝移植:如果肝硬化反复处于失代偿期,最后可能只能通过肝移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腹水的问题。
有肝腹水能否做肝移植,要排除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如果是其他原因导致肝硬化有腹水,是能做肝移植的。这类人群叫失代偿期的肝硬化,即肝功能不能维持正常人体的运转,这种人群是有做肝移植的指征的。 所以,肝腹水并不是做肝移植的禁忌证,而是适应证。
胆囊在身体里起到储存和浓缩胆汁的作用,如果完全装满了石头或有恶变倾向,切掉之后对身体是没有任何危害和影响的。 很多人担心切除胆囊后可能对日常生活影响比较大,我反反复复强调的是:没有任何正常人愿意做胆囊切除术。通常是因为胆囊发生了病变,比如最常见的胆囊结石,反复疼痛引起症状甚至严重并发症。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病人是否能够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 对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有部分人可能跟肝硬化有关系,即肝硬化太严重了,导致腹水,不治疗的话,有时可能会危及到生命,症状相对比较重。如果进行保肝、抗感染等正规治疗,这部分病人治愈率还是非常高的。
胆囊息肉和胆固醇结晶有时候是包含的关系。 胆囊息肉分为真性息肉和假性息肉,经常说的胆囊假性息肉,很多时候都是胆固醇结晶堆积起来形成的息肉。如果确诊为胆囊的真性息肉,建议积极处理;对于胆固醇结晶,比如贴在胆囊壁上,常规体检即可。
肝硬化患者是否可以采取内镜下治疗要一分为二来看: 1、内镜下治疗:如果是急诊,比如肝硬化引起消化道出血,内镜止血是治疗的第一步。 2、需要谨慎做内镜下治疗:肝硬化会引起胆总管结石、肠息肉等,但如果这时凝血功能出现障碍,PT明显延长,这时做内镜操作就要非常慎重,因为有可能会导致出血,并且不容易止住。
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通常是因为胆汁不像原来有胆囊的时候会规律地排泄,吃东西时胆囊一收缩,就把胆汁排到消化道,帮助消化。 没有胆囊之后,肝脏每天产生的胆汁往消化道排,一直都在排泄的过程当中,不是很规律,可能就会出现消化不良,特别是在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后,比如肥肉或火锅等,可能就会出现腹胀和腹泻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