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螨引起过敏的物质主要来自于尘螨的粪便和脱落的皮壳。 由于尘螨脱落的物质很微小,常悬浮在空中,因此很容易随呼吸进入气道,导致呼吸道过敏反应,表现为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等。尘螨还会引起眼睛的过敏,如过敏性结膜炎,会出现眼痒、发红和流泪等症状。悬浮在空气中的尘螨过敏原,如果黏附在皮肤上,也会造成湿疹等症状。
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接触牛奶蛋白后,可通过IgE或非IgE介导,亦或两者混合介导,在几分钟至数天出现皮疹、呕吐、腹痛、腹泻、便血、咳嗽、气喘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症状。出现上述症状需及时至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可以理解为气道的慢性过敏性疾病。 慢性炎症形成后,气道敏感性增高,当接触过敏性因素时,气道变得狭窄,通过气道的气流受限,导致哮喘发作。哮喘的病因非常复杂,多认为是遗传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大多数情况下,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孩子可以没有症状,或者只有轻微的咳嗽、发热、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只有少部分感染者会发展为肺炎。 肺炎支原体肺炎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如果孩子反复高热伴有剧烈咳嗽或者出现久咳不愈的情况,应积极就医,尽早查明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患有哮喘的孩子在家中进行自我监测方法有:使用峰流速仪进行监测、应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判断哮喘控制水平、记录哮喘日记等。 哮喘病情自我监测有助于评估孩子哮喘控制水平,及对治疗的反应评估,及时发现未控制的哮喘,认识哮喘恶化的早期征象,帮助医生选择或调整治疗方案,减少哮喘的急性发作及避免严重情况发生。
小儿的气道处于生长发育期,可塑性强,遵医嘱坚持规范治疗,大多数孩子能得到长期完全控制,甚至停药后也不复发。小部分孩子可能会出现反复发作,并延续至成人哮喘;极少数孩子在停药后出现哮喘复发,需重新用药控制。
肺炎支原体是会传染的。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在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分泌物中均可携带病原体。肺炎支原体还可能通过空气气溶胶传播,以及通过接触带有支原体病原体的衣物传播。 肺炎支原体感染者和病原携带者是传染源,传染性强,潜伏期较长,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特点如下: 1、多见学龄前期和学龄期的儿童。 2、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 3、肺部早期体征可不明显,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干、湿性啰音,体征轻微,而胸片阴影显著,是本病特征之一。 4、对青霉素、头部类抗菌药治疗疗效不佳,首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尘螨是一种微生物,它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尘螨非常小,肉眼看不到它,需要显微镜才能看到。它的外形是卵圆形,没有翅膀,通常是白色或者灰黑色,有八条腿,身体前面有一个嘴状的附体,坚硬的外壳,没有眼睛和触角。 目前有记录的尘螨分类有34种,与人类过敏性疾病最密切的是屋尘螨和粉尘螨。
目前还没有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如感染了肺炎支原体,以后可能还会再次感染。 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流行季节,注意室内通风,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到公共场所时,可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学校、幼儿园也要注意室内通风,一旦有孩子患病,尽量居家休息,症状消失才上学。
哮喘发作的特点如下: 1、诱因多样性:常由上呼吸道感染、变应原暴露、剧烈运动、大笑、哭闹、气候变化等因素诱发; 2、反复发作性:突然发作或呈发作性加重; 3、时间节律性:常在夜间和凌晨发作或加剧; 4、季节性:秋冬季节或换季时发作或加剧; 5、可逆性:通过药物治疗后可缓解。
轻-中度的牛奶蛋白过敏,推荐采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作为初始治疗的替代食品。而重度牛奶蛋白过敏或多种食物过敏的情况,首选氨基酸配方作为初始治疗的替代食品。 配方奶粉喂养的孩子,建议采用无敏或低致敏性配方奶粉,作为牛奶替代品至少6个月,或持续到9-12月龄。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有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和乙酰吉他霉素等。 新型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如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如氧氟沙星等,都是治疗肺炎支原体的替代药物,如大环内酯类抗菌药过敏或耐药,可考虑选用。
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添加辅食,应在过敏症状得到良好控制时,才开始添加,辅食添加的时间和原则与正常婴儿相同。 添加辅食时尽可能逐样添加,从富铁的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渐增加食物种类及进食量。引入新食物时,应密切观察是否过敏,如尝试某种新食物出现不良反应,须及时停止,3个月后再尝试从更低剂量开始少量引入。
孩子患有哮喘,家长和孩子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遵医嘱规范、长期用药。 2、正确使用药物,知道控制药物与快速缓解药物使用的不同情况。 3、正确操作和检查吸入装置。 4、避免哮喘触发因素,积极治疗合并症或并发症。 5、坚持哮喘自我监测,定期复诊。 6、熟悉掌握哮喘发作的征象、应急措施。
父母过敏,孩子不一定会过敏。 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受遗传背景、接触过敏原、环境因素等因素的影响。一级亲属存在过敏性疾病的情况下,孩子发生过敏性疾病的风险确实会有所增加。但在没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情况下,大约也有20%左右的孩子,会发生某种形式的过敏。
肺炎支原体不属于细菌,也不属于病毒,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无细胞壁,形态多样,常为纺锤体状,体积不及细菌平均体积的5%。归属支原体属支原体科支原体目柔膜体纲,是迄今发现的能在体外固体培养基上生长、不依靠活体细胞而生存的最小微生物。
IgE介导的牛奶蛋白过敏,表现为进食牛奶蛋白后,一般在2小时内出现症状,再参考过敏原检测,就可进行诊断。 而非IgE介导的牛奶蛋白过敏,表现为进食后出现症状的时间不固定,且缺乏实验室辅助诊断手段,较难判断,可以通过详细的病史,结合食物的回避和再引入来判断。
不管家中有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都建议用以下方法来预防: 1、有慢性胃肠道症状的患者,如上腹痛、恶心、呕吐等,需及时诊断治疗,以免将幽门螺杆菌传染给孩子和其他人。 2、饭前、便后要洗手;孩子建议用单独的餐具;进行分餐或者使用公筷;不要嚼食喂孩子;避免嘴对嘴的亲吻孩子;注意清洁的饮水和饮食。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疗程因病变部位和程度而异,轻症上呼吸道部位感染者,通常为10~14天。如果感染到达肺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推荐疗程多为2~3周,总疗程要依据病情而定,严重者可能需要治疗4周,个别需要更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