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神经内科疾病如脑血管疾病、运动障碍性疾病、癫痫等的诊治及脑电图、TCD检查。
脑梗死又叫缺血性卒中,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局部的脑组织区域的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的缺血、缺氧,然后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的缺失。脑梗死依据不同的发病机制,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的脑梗死,这些主要的类型。
陈旧性的脑梗死,顾名思义就是既往有陈旧脑梗死的病灶。在临床上如果患者既往有明确的脑梗死的病史,CT显示密度较深的病灶,目前遗留的后遗症就叫做脑梗死后遗症。如果没有脑梗死的后遗症,CT又有明确的病灶,就称之为陈旧性的脑梗死。
腔隙性的脑梗死主要是长期的高血压,引起脑深部的白质以及脑干的穿通动脉,深穿支的闭塞形成缺血灶。这个缺血灶一般是比较小的,缺血、坏死、液化之后有吞噬细胞会把这些组织移走,就形成一个小小的腔隙,叫做腔隙性的脑梗死。病变的血管,一般只有100-200um的直径,占到脑梗死的20%,临床表现是腔隙性的综合征,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者,就支持这样的诊断。
脑出血和脑梗死,从病因学上来看,脑出血是动脉的破裂出血,脑梗死是动脉的狭窄或者闭塞引起的,这是它们病因学上的区别。从临床表现上,两者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区别是脑出血可能更容易出现头痛、呕吐,肢体的抽搐,而且它的起病一般来讲,是在活动时或者情绪激动时。
脑梗死在小脑是否严重,就要根据动脉的闭塞程度或者狭窄的程度,以及梗死面积的大小来判断。如果是脑干受压的小脑梗死,肯定是很严重的。因为脑干是生命中枢,它会造成呼吸心跳的停止。如果小脑梗死造成脑干受压,一定是非常严重的。
脑梗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而动脉粥样硬化,它实际上是正常的生理表现,好像衰老一样,人是会衰老的,就肯定会动脉粥样硬化的。人类从母亲的胚胎期里面就开始动脉粥样硬化,只是有些人的速度比较快,有些人速度比较慢。
脑梗死的CT表现,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梗死范围,是不一样的。在超早期,就是小于24个小时动脉闭塞的脑梗死,50%-60%是完全正常的,有40%-50%可发现异常,主要表现为:1、大面积的脑梗死,可能会出现致命的动脉征,就是大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椎动脉,这些的密度会增高。
脑梗死其实没有三联征的说法,通常讲的大脑中动脉闭塞会出现三偏征——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一般是大脑中动脉主干的闭塞,主干闭塞之后才会出现比较完全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以及对侧同向性的偏盲。如果是在优势半球,还可能会出现失语,如果是非优势半球,会出现体向障碍。
脑梗死在中医学是属于中风的范畴,中医中药治疗中风已经有千百年的历史,经历不同的朝代,历代的医家也为我们积累许多的治疗经验。中医的治疗一定讲究辨证论治,不像西医所有的脑梗死病人就是这样治,要根据患者病史、临床症状、舌象、脉象进行辨证分型,根据证型再去处方用药,这样才能取得比较好的疗效。
脑梗死在目前来讲是一种常见病,它的发病年龄比以前更加年轻化,但是经过治疗是可以康复的。发生脑梗死之后,首先要学会识别脑梗死,如果在家里出现了一些症状,要及时发现可能是脑梗死。有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就是三句话:“笑一笑,抬抬手,说说话”。
预防脑梗死从吃东西上来讲,要注意以下几点:1、一般来讲都需要清淡的饮食,不要太重口味的,像火锅、麻辣烫,肯定要尽量避免的。2、外要低脂、低糖、低盐的饮食,这些其实也是高血压患者标配的饮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者,都是要标配的饮食。3、特别注意的是需要戒烟、戒酒,需要完全的戒断。
脑梗死一般分急性期和恢复期。通常急性期就在两周或者一个月,就是在两周到一个月之内都可以叫做急性期;恢复期就是一个月之后到半年;半年之后就叫做脑梗死的后遗症期。危险期肯定是在急性期之内。根据脑梗死的面积以及发病位置来判断,并不是每一个脑梗死都有危险期,像腔隙性的脑梗死就没有危险期。
脑梗死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因为闭塞的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以及邻近组织的功能是不一样,表现出来的症状也是不同的。在临床的工作中,是根据不同的症状表现来确定病变位置的,主要是按照脑动脉供血的分区,对应的脑功能缺失来判断,包括失语、忽视、意识改变或者运动障碍,都是皮质的损害或者脑干、小脑损害的体征。
脑梗死的饮食和脑出血的饮食注意,其实是差不多的。首先,是要低盐、低脂饮食,而且食物要多样化以谷类为主,应该多吃粗粮、水果、蔬菜,坚持每天要多喝奶类和豆制品,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肉皮、猪蹄以及鱿鱼等之类的海鲜。
脑梗死肯定有致死的可能性,如果年龄越大死亡率肯定越高。脑梗死的预后和脑梗死的部位,以及梗死的面积、闭塞的动脉,以及患者本身的年龄、基础病,治疗过程的并发症都是有很大的相关性。大面积的脑梗死,脑干的梗死都是有生命危险的。脑梗死之后的并发症,比如有肺炎、消化道出血、抽搐,这也会增加脑梗死死亡的几率。
脑梗死的生存率是跟病情相关的,如果病情很重、年龄很大、基础疾病很多,这种死亡率肯定是越高。如果患者度过急性期之后,他的存活时间与后续的治疗、护理相关,后续的并发症才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脑梗死能活多久,要看当时的病情,如果病情特别重可能在短期内就会死亡,如果过了急性期之后,存活时间相对来说是比较长的,多数患者如果没有其他的并发症,跟正常人差不多的。
脑梗死溶栓的适应证:第一,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确定是急性脑梗死。在临床上尤其要鉴别低血糖昏迷或者其他的意识障碍的疾病。因为在早期脑梗死时,CT或者核磁的表现不是那么明确,这时判断急性脑梗死是否成立就很重要,就要交给医生去判断。
脑梗死溶栓的禁忌证包括9点:第一,年龄大于80岁的患者,是不主张溶栓的。第二,血压太高,超过200/120mmHg以上,如果经过治疗之后,血压降到160/90mmHg以下,可以排除溶栓禁忌。第三个,如果有活动性的出血,颅内的肿瘤、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或者近期发生过脑出血的患者,因为要保证患者没有出血的风险,比如体检发现有活动性的出血、外伤的证据,或者是在两周之内进行过大的外科手术。
脑梗死后遗症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后遗症的康复治疗,以及再梗死的预防治疗。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脑梗死的死亡率下降了,但是致残率提高了,很多患者都是留有残疾的,需要长期的康复。康复的最佳时间,肯定就是发病之后的半年之内。
脑梗死之后会导致瘫痪,语言、认知以及大小便的功能障碍。脑梗死康复治疗的方法,是有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疗法、吞咽疗法、认知疗法,以及针灸、推拿、按摩等中医中药的治疗。运动疗法就包括运动再学习的方法,强制诱导运动法,减重步行的训练,还有运动的想象疗法,以及虚拟现实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