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胸腺瘤是否治疗要看具体情况。 1、胸腺区域的结节样病变,没有病理依据前,不能轻易下良性胸腺瘤的结论。 2、胸腺瘤一般认为有低度恶性,完全良性的非常少见。 因此,胸腺区域发现结节样的占位,强烈建议手术而不是保守治疗。暂不手术的要密切观察,复查胸部CT评估局部大小,有长大要抓紧时间就医。
胸腺是位于两肺间心脏前上方的器官,婴幼儿期长得特别大,青春期后开始萎缩,中年后就完全萎缩。 青春期后胸腺不萎缩,认为是胸腺增生。和胸腺瘤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肉眼看到是团块样的东西,而胸腺增生是保持胸腺原来的两叶组织。 显微镜下,胸腺增生是正常的胸腺组织细胞或有大量的脂肪细胞,而胸腺瘤是肿瘤细胞。
胸腺瘤是个纵隔器官,在胸腺瘤早期不会有任何症状。 绝大部分早期胸腺瘤是因为做胸部CT的时候发现。胸腺瘤只有发展到一定水平、一定体积,对周围器官形成压迫后才会有症状。 如果合并重症肌无力,可能会有一些不典型的重症肌无力症状。这种症状和胸腺瘤本身的直接侵犯压迫没有关系,而是胸腺瘤的一种免疫反应。
胸腺瘤的危害主要有两大类。 1、胸腺瘤长大过后造成的压迫或胸腺瘤本身的恶性影响。造成头面部的淤血或压迫器官喘鸣,如果胸腺瘤恶性程度较高,可能造成血管或气管的侵犯,甚至血管和气管的梗阻。 2、造成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典型是合并重症肌无力。 胸腺瘤位置隐蔽,只有通过胸部CT才能了解有没有胸腺长大或胸腺瘤。
胸腺瘤首诊通常是体检发现胸腺占位,建议挂胸部外科。 如果是双睑下垂、肌无力症状就诊,可能首诊科室是神经内科,做胸部CT会发现胸腺瘤,或神经内科医生发现重症肌无力后,会常规检查有没有合并胸腺瘤。 如果胸腺瘤长得比较大,形成明显压迫,可能要挂肿瘤科。医生对肿瘤进行放疗,让肿瘤退缩,缓解对纵隔器官的压迫。
胸腺瘤没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胸腺瘤是胸腺细胞发生基因变异、克隆增生的结果,具体原因现在不是很清楚。一般认为有血缘关系的人发生肿瘤概率比一般人更高,但并不表明胸腺瘤本身有遗传倾向。 如果有亲属发生胸腺瘤或重症肌无力,建议有血缘关系的朋友到医院做胸部CT,观察胸腺区域有没有异常增生的软组织影。
心脏瓣膜受损的原因比较多。 最常见病因包括风湿、退行性病、感染,还有部分是先心病。风湿是长期免疫系统异常,对瓣膜和周围的心内膜及心肌构成的损害,时间长了后在瓣膜上形成瘢痕,最典型表现是二尖瓣狭窄、退行性变。 先天性问题如患者天生有二尖瓣脱垂,发生二尖瓣的返流。明显胸部外伤及冠心病造成的瓣膜功能不全。
心脏瓣膜病的危害是全身性,不仅累及心脏,还对心脏的上游器官包括肺、肝脏、胃肠道都会造成不利影响。 心脏瓣膜是心脏内部的模型装置,主要功能是保证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 如果造成狭窄或关闭不全,心脏负担加重造成心脏长大,出现一系列症状,包括心功能不全、肺淤血和体循环淤血,出现呼吸功能衰竭及心源性肝硬化等。
胸腺瘤的病理分型有几大类。 比较常见的是胸腺瘤A型、AB型、B型、C型和D型,越往后恶性程度比较高。到C型是胸腺类癌,到D型是胸腺癌,这时不能单纯的叫胸腺瘤。 胸腺瘤B型,包括B1、B2型,有一定低度恶性可能,到C型叫胸腺类癌。 胸腺瘤还有其他分型,医生术中观察胸腺瘤和周围组织有没有完整包膜再决定。
主动脉瓣轻度返流的原因非常多,最常见主动脉瓣的退行性变、感染及外伤等。 主动脉瓣叶对合不全或主动脉根部扩大,造成瓣环扩张,主动脉瓣在对合过程中出现裂隙,引起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常见原因是退行性变。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大部分是功能性,没有合并心腔长大及射血分数的下降,可不做特殊处理。
二尖瓣关闭不全手术治疗方案有瓣膜置换和瓣膜成形两大类。 二尖瓣手术治疗方案,首选瓣膜成形或瓣膜修复,但瓣膜成形手术难度比较高。 大部分情况下,二尖瓣返流可以通过比较精细的瓣膜成形手术得到修复。患者只需在心脏内植入二尖瓣成形环,术后短期抗凝。二尖瓣置换后,要终身抗凝,远期的生活质量会有所下降。
心脏搭桥术后患者主要养护的问题有几个: 1、较长时间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2、严格控制血脂、血糖,严格戒烟,防止血管病变进一步加重。 3、定期复查冠状动脉造影,评估冠状动脉血管桥的通畅程度。 心脏搭桥是用身上的血管,主要是大隐静脉或乳内动脉,对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地方搭建人造血管桥,改善远端的血液供应。
胸腺瘤就是来自于胸腺的肿瘤。 胸腺瘤绝大部分发自于胸腺。胸腺长在纵隔的区域,纵隔实际上是指两肺之间的区域,该区域中间有心脏、气管、食管及从心脏发出来的大血管。 具体来说,胸腺就长在心脏的前上方,因此可以说,胸腺瘤长在心脏的前上方、胸壁的后方。
胸腺瘤手术后有一定的复发率。 胸腺瘤手术除要把胸腺瘤本身切掉外,还要把胸腺组织切掉,还需把能够清扫的纵隔脂肪都清掉。 胸腺组织到青春期后明显退缩,完全切除对成年人不会构成免疫功能障碍。胸腺瘤的复发程度取决于胸腺瘤本身的恶性程度,如果术后病理分期提示恶性程度较高,复发概率比较高,往往需要做术后的放疗。
二尖瓣狭窄的杂音主要有几大类: 1、在心尖区听到舒张中晚期的隆隆样杂音。 2、肺动脉瓣相对关闭不全的格斯式杂音。 3、部分患者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可以有收缩期的吹风样杂音。出现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说明瓣膜的狭窄病变比较重。如果狭窄非常重杂音反而听不到。 证实瓣膜病变,除听诊外更重要的是心脏彩超。
胸腺瘤主要是微创手术,主要有两大类: 1、经胸腔入路。手术优点在于暴露比较好,对于一侧的纵隔脂肪清扫比较干净,缺点在于不能清扫对侧的纵隔脂肪。 2、经剑突下入路。对胸腺瘤本身及纵隔脂肪的清扫比较完整、手术效果比较好、创伤比较小。 采取哪种入路,取决于医生的手术习惯和保证患者的安全。
三尖瓣返流或狭窄,可能需要做手术,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类对三尖瓣狭窄的耐受性非常差,患者很早会出现体循环淤血、腹胀、腹水、肝硬化。 2、三尖瓣中到重度以上的返流,造成右心功能不全,肝大、腹水或双下肢水肿,需要做手术。 3、三尖瓣缺损,如三尖瓣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上出现赘生物,需要手术治疗。
侵袭性胸腺瘤能不能根治,是个概率问题,大部分患者正规治疗能够根治,但部分患者会复发。 侵袭性胸腺瘤通常指手术中间发现胸腺瘤本身和周围的组织边界不清楚,对血管、纵隔的结构包括心包及胸膜构成侵犯,往往提示恶性程度比较高,需要做比较大范围的切除。 手术后,通常需要放疗,相当部分患者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脖子淋巴结长大肺癌相当于锁骨下或锁骨上淋巴结长大肺癌,在TNM分期N是分到N3,通常是非常晚的疾病,至少是3B期或四期。 患者通常没有手术机会,需要活检后,根据病理标本做出相应的诊断。根据不同肿瘤类型,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小细胞癌只有化疗,非小细胞癌还可以做基因检测,根据情况再决定靶向治疗或化疗。
原发肺癌伴肺内转移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果卫星病灶肺内转移发生在同侧或同叶肺,可以考虑一并切除。如果在同侧肺,可以考虑肺叶切除加另外一叶肺的局部切除。如果发生对侧肺,通常愈合不良,不主张手术切除。后续治疗取决于病理分期及基因状态。 原发肺癌伴肺内转移,通常指同侧肺或同一叶肺及对侧肺出现卫星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