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免疫治疗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总体学界的认识是2-3年。 特别是在第一期,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后,病情稳定时,会使用免疫治疗药物进行单药维持。在众多有效的临床研究中,认为2年是比较适合的免疫治疗周期。在这个周期内,免疫维持期间,一般是每个月进行一次免疫治疗。
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气胸并不会导致肺栓塞。 肺栓塞通常是由于外周循环中的血液中出现异常物质,这些物质包括但不限于血栓、羊水和空气,它们因某些原因进入血液,并最终卡在肺动脉里。 只有在一些极端情况下,胸部的某些位置受到损伤,使得气体进入肺循环,这时才可能形成肺栓塞,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
肺癌患者的碗筷不需要分开,主要原因是肺癌不是一种传染病。 如果疾病是通过口腔或消化道传播的,那么可能需要将碗筷分开。然而,对于肺癌来说,不需要进行消化道隔离。 到目前为止,临床医生还没有发现确切的防止肺癌发生的方法,因此这些所谓的隔离措施实际上是没有效果的。
食管癌的治疗关键在于解决患者的吃饭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根治食管癌。 理论上,根治食管癌应采用化疗、手术治疗和放疗等治疗肿瘤的方法。然而,如果仅仅为了解决进食梗阻问题,最快的方法是安装食管支架。食管支架可以硬生生地将食管狭窄部位撑开,使患者在安装支架后迅速恢复进食。 但这个方案有一个缺点,它只关注进食问题,而不涉及肿瘤治疗。肿瘤可能会继续生长,导致新的梗阻,或者仅仅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对肿瘤治疗没有太多帮助。
食管癌患者目前还没有广泛应用靶向药物。对于这些患者来说,比较新的治疗方式是免疫治疗,或者是化疗结合免疫治疗。 在相当一部分患者中,化疗加免疫治疗能够使切下来的组织找不到肿瘤细胞,达到完全的病理缓解(MPR或者PCR)。
实际血气胸是指胸腔内同时出现了血液和气体。 在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只有少量的液体,这种液体被称为胸膜液。通常情况下,胸膜液的量是0.1毫升每公斤体重。因此,对于一个体重70公斤的人来说,一侧胸膜腔内大约有30毫升到40毫升的液体。 如果胸膜腔中出现了气体,这种情况被称为气胸;如果出现了血液,则被称为血胸。当胸膜腔内既有气体又有血液时,这种情况被称为血气胸。当然,如果胸膜腔内出现了脓性物质,则被称为脓胸。
肺大疱和气胸是两种不同的肺部状况。 肺大疱指的是在人的肺部出现肉眼可见的气泡,而气胸则是胸膜腔里出现的气体。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两者的区别,我们可以做一个比喻:如果我们观察猪肺,然后看鱼的泡,如果猪肺上长了一些类似于鱼泡一样的东西,那么这就是所谓的肺大疱。 通常,肺大疱破裂之后会形成气胸,而且肺大疱也是气胸最常见的一个病因。
肺癌不需要化疗的情况一般有两种: 1、特别早期的肺癌,我们称之为1A期肺癌,这种情况下不需要进行全身治疗,因为肿瘤在手术后会变得局限; 2、如果肺癌患者有明确的驱动基因,目前的研究发现,手术过后使用靶向治疗的效果远优于化疗,因此可以用靶向药物替代化疗。 在其他情况下,化疗仍然是肿瘤全身治疗的基石,如果没有其他确切的治疗方法,化疗仍然是推荐的治疗方式。
自发性气胸,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自然发生的气胸。 实际上,自发性气胸最常见的原因是肺大疱破裂。这种肺大疱实际上是肺上的一个小破口。由于某些原因,肺的脏层胸膜破裂后,气体由肺上跑到了胸膜腔里,从而形成了气胸。有时候,这种气胸在影像学甚至手术中都难以找到肺大疱,因此被称为自发性气胸。
食管癌放疗之后复发的情况下,一般不推荐再次进行放疗。主要原因是一旦放疗后出现复发,患者往往已经接受了根治剂量的放疗。 如果再次进行放疗,放射剂量可能会超标,从而对周围器官造成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在放疗后复发的情况下,通常需要采取的治疗方式是化疗或化疗加免疫治疗。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考虑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案。
从严格意义上讲,一部分持续不变的、逐渐长大的肺结节可能会演变成肺癌。 特别是一些磨玻璃结节,如果它们持续存在、密度加深、形状逐渐变化,尤其是从原来的光滑状态最后变成不规则的形态,或者是从原来的纯磨玻璃结节变成混合密度的磨玻璃结节,那么这种变化过程就是一个逐渐转变为肺癌的过程,且其严重程度可能在逐渐加重。
肺癌如果需要做穿刺,肯定是有其目的的。最常见的目的就是取出组织,以明确诊断。 对于早期的肺结节,尤其是肺内孤立的肺结节,我们更推荐直接手术,因为这种情况下,冒的风险与收益相比,手术更为合适。 然而,如果是晚期肺癌,当无法进行手术时,穿刺活检就变得至关重要,它可以明确诊断并指导后续治疗。在这种情况下,穿刺活检的获益远远大于其可能造成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包括针道转移、局部血气、气胸、疼痛和感染等。
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一种分类。 通常情况下,我们根据显微镜下的染色将肺癌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小细胞肺癌,另一类是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中包含更复杂、更多的分型,如鳞癌、腺癌和大细胞癌。 虽然小细胞肺癌在所有肺癌中所占比例较小,但其恶性程度非常高。往往在原发灶很小的情况下,小细胞肺癌就可能出现远处转移。因此,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主要以化疗为主。
肺挫伤可能会引发气胸,但在合并肺挫伤的患者中,气胸对人生理的影响相对次要。 肺挫伤本身会损害肺实质,导致肺内气体交换能力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对人呼吸的影响可能大于肺挫伤造成的肺破裂和气体进入胸膜腔,进而影响肺压缩。肺挫伤合并气胸最常见的场景是胸部创伤。
食管病变并不等同于食管癌,它们之间是包含关系。 食管癌是食管病变中的一种。食管的病变包括先天畸形、炎症、创伤和肿瘤。由于食管位于我们身体内部较深的部位,食管癌是食管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 食管可能因为胃食管反流或其他原因而合并炎症,也可能因为一些先天畸形而受到影响。此外,偶尔因为食管异物,比如吞下大块骨头,可能导致食管的创伤,这些都是食管病变的例子。
癌胚抗原是一种肿瘤标志物,在肠道肿瘤中可能会出现升高的情况。 如果癌胚抗原只是轻度升高,通常问题不大。然而,如果癌胚抗原明显升高或呈现动态升高的趋势,就需要进一步检查,因为这往往提示体内可能存在肿瘤复发。这种肿瘤复发在早期可能在影像学上没有显著表现,需要进一步仔细筛查才能明确。 值得注意的是,癌胚抗原升高有时可能并非由食管癌本身引起,而可能是由于合并的肠道肿瘤所导致。
食管癌放疗后可以进行手术。但这一过程有一些特殊的讲究和要求。 1、食管癌放疗后进行手术被称为新辅助放疗。放疗的剂量是有特定要求的,在放疗前,必须与放疗医生约定好放射剂量。 2、放疗后需要有合适的间隔时间,一般建议在2-3周后进行手术。 3、放疗不应包括腹部,以免增加手术后吻合口瘘的风险。 这些只是个人意见,目前,新辅助放疗也是食管癌术前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
食管癌穿孔可以考虑先放一个带膜支架,直接把食管的破口遮住,先把感染源控制掉,然后根据情况再徐徐图之。 食管癌穿孔实际上是食管癌发展到了相当严重的水平。此时,食管整个全层都被肿瘤侵犯,肿瘤长得很大,造成了肿瘤坏死,使得食管管腔和食管外边相通,形成了一种晚期病变。 到了这个阶段,患者的全身情况通常不是很好,肿瘤发展也到了一定水平。理论上,可以采取的治疗措施是先做新辅助治疗,然后让肿瘤退缩之后,再进行手术治疗,这被认为是最好的方案。然而,往往患者的全身情况等不了这个时候,或者患者对于这种治疗反应很差。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治愈时间可能会非常长,这主要取决于吻合口瘘的大小、患者的全身情况以及采取的治疗措施。 我们一般认为至少需要一个月甚至两个月以上的时间,但具体还要看情况。如果吻合口瘘很小,引流及时,患者全身没有合并感染,营养状态良好,那么全身症状可能在一两周内缓解,甚至几天内就有所改善。 然而,如果已经形成了明显的脓胸,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全身营养状态很差,治愈时间就难以预测,有时候可能需要大半年。
辅助治疗是一种习惯叫法,用于描述肿瘤的全身治疗。具体来说,它包括在肿瘤切除之后进行的全身抗肿瘤治疗,我们称之为辅助治疗。 另外,在手术之前使用药物使肿瘤退缩、降低肿瘤分期,或者为了提高肿瘤远期效果,我们称之为新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