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的检查主要包括: 1、问诊、查体,以及体格检查,观察气管是否歪斜、一侧叩诊的情况和一侧呼吸音消失的情况。 2、影像学检查。如果要精细评估患者气胸的压缩程度及评估肺的质量情况,通常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首选胸部CT。 3、血气检查和肺功能检查。
胸腔积液不做抽吸的后果,往往和胸腔积液的量和性质有关。具体分为: 1、若胸腔积液量很少、患者没有合并其他特殊症状。这种胸腔积液一般可以不做抽吸。 2、若胸腔积液的量很大或胸腔积液本身是脓性积液。胸腔积液量大会压迫一侧肺,造成呼吸困难。 3、若是脓性胸腔积液。会造成局部纤维化,形成纤维板来压迫肺。
肋骨骨折走路有影响,但是这个影响是好的影响。 因为肋骨本身是不承担体重的骨头,它的功能是作为胸廓的支撑,而走路时全身的重量在脊柱、骨盆、下肢。 如果在肋骨骨折后早期下床活动,这样对于整个肺的复张、呼吸功能的保护有明显的好处,可以明显减少呼吸道的并发症,减少胸腔积液和肺部感染的发生。
气胸的症状很多,从完全没有症状到严重的呼吸困难、胸痛都有可能。具体分为: 1、若是少量气胸,通常没有特殊症状或只有一点胸部不适。 2、某些人可能出现胸膜局部刀割样的剧烈疼痛,伴有呼吸困难。 3、某些肺功能很差的患者,即使出现很少量的气胸,也会有明显的呼吸困难。更甚者出现面色潮红、二氧化碳潴留的症状。
除非肋骨骨折患者合并有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或合并连枷胸,否则一般不建议固定带。而是建议患者在需要咳嗽或做用力活动时,进行局部压迫。 肋骨固定带是在患侧胸壁用软性厚布块压迫局部,减少肋骨断端活动,从而减轻疼痛的治疗方案。 肋骨固定带一个较明显的缺点是,它随时压迫患者的胸部,可能会导致较严重的呼吸并发症。
气胸不一定会咳嗽。 气胸是胸膜腔里有气体积存,这时会造成肺压缩,压缩过程中有部分患者因为支气管受到牵张,可能导致干咳,但是气胸不会必然表现为咳嗽。 咳嗽的目的是通过加快气道气体流动,排除气道异物的一种保护性措施。气胸本身引起咳嗽的原理是,肺压缩造成的支气管的感受器受到刺激。
气胸的治疗分为: 1、保守治疗。这种治疗通常是通过吸氧、对症处理来缓解症状,吸氧可以促进胸膜腔内残存气体的吸收。 2、手术治疗。若气胸压缩量增加,可能需要做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若气胸反复发作,或影像学检查提示有明显肺大泡,那么需要手术治疗。如果气胸合并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急诊手术治疗。
气胸的复发率,取决于患者的基础疾病或者就医次数。 第一次发作气胸后,第二次发作的概率大概是40-50%,第二次发作后概率增高,有的患者甚至80-90%也会复发。 慢支炎、肺气肿患者由于导致气胸的病因没办法完全解除,因此在每一次慢支炎、肺气肿的发作过程中,都有可能导致气胸,因此复发率更高。
气胸的严重程度,和气胸的压缩程度及患者的基础肺功能成正比。 对于肺功能良好的年轻人,少量甚至中量的肺压缩也不会有明显症状。而对于肺功能处于临界状态的老年人,即使只有5%-10%的肺组织压缩都有明显的呼吸困难。 出现后者时需要通过吸氧,甚至进行胸腔引流以完全扩张肺,保障患者肺功能正常。
一般这种炎症是指,肺炎或胸膜炎引起的胸腔积液。 在手术中通过胸腔镜可以观察到局部发红、肿胀,胸腔积液抽吸出来是一些混浊的液体,做化验会提示白细胞增加,这种情况提示胸腔积液里有炎性细胞,表现为渗出液。 往往这种后遗症会导致胸腔粘连,从胸片上面会看到胸膜明显增厚甚至扭曲。
气胸不需要吃药。 对于气胸来说,最有效的药物是氧气,氧气不仅能缓解呼吸困难,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促进气胸的吸收。 如果气胸合并一些其他情况,如明显的胸痛,可以用止疼药物;如果是感染引起的气胸,需要用抗生素;如果是合并胸腔出血,那么就不仅是吃药和吸氧能够解决的,更重要的是要迅速地通过某些措施止血。
绝大部分情况下胃镜不会导致胸腔积液。 因为从消化内镜的操作原理上讲,可以看到胃镜或上消化道内窥镜是从口腔向下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充气、活检操作。 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如做了食管或胃底的相应操作,造成了局部穿孔或其他炎症,消化液如果漏到胸腔里刺激胸膜腔,可能会产生胸腔积液。
气胸的后遗症取决于,气胸发作的严重程度以及气胸发作过程中有无合并其他并发症。 如果气胸经过治疗得到完全愈合,肺完全复张,没有胸膜粘连或胸腔感染,通常这种不会留下明显的后遗症。 若气胸发作后,长时间不愈合或形成胸腔积液,甚至合并胸膜腔感染。会在肺表面形成一层纤维膜,限制肺的扩张,造成呼吸功能减损。
外力引起的胸腔积液的治疗,以处理创伤的原因为主。 如果这种胸腔积液的量较大,那么可能需要引流或间断地穿刺抽吸。 胸壁或肺组织在经历创伤后,炎症高峰期渗出明显增多后,胸腔积液的量会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若创伤不重,通常会在72小时内好转,若创伤很重或合并感染,时间相对会延长,甚至出现致命情况。
肋骨骨折常见于胸廓中位的肋骨,尤其是双侧五、六、七、八肋骨。 因为它们处于胸廓的外侧,在胸壁创伤时更容易受到损伤。它们在胸腔内起了较明显的支撑作用,因此它的损伤也对呼吸功能的影响相对比较严重。 若一、二肋骨受损伤,提示有较严重的臂丛或肩颈部损伤;十一、十二肋损伤,警惕腰部肾脏或后腹膜器官受到损伤。
气胸术后的注意事项有: 1、坚持活动。2、避免身体剧烈冲撞。3、定期复查。 气胸通过手术,肺基本上会复张。但医生在手术中会给患者做两道防线,第一道是切除肺的薄弱点,第二道是做胸膜固定术。 因此出院后注意不要做剧烈的运动,尤其是有剧烈身体冲撞或身体对抗的运动,因为在剧烈冲撞下,可能导致气胸的复发。
气胸的排气方法分成: 1、吸氧或正常的呼吸运动。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将其吸收入血,再通过呼吸活动排出,这是一种生理功能。吸氧状态可以促进胸腔里的气体,尤其氮气排出明显增加。 2、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如果在过程中觉得排气不够快,或本身肺压缩量较大,那么可以通过胸腔穿刺或者胸腔闭式引流促进排气。
查胸腔积液可以去呼吸科、肿瘤科或胸外科。具体有: 1、呼吸科。检查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 2、心脏内科。检查明确的心力衰竭导致的胸腔积液。 3、肾脏内科。检查肾衰竭导致的胸腔积液。 4、胸外科。恶性肿瘤做胸膜固定术,减少或消除胸恶性胸水产生的原因。 5、肿瘤科。通过化疗或药物治疗减轻胸腔积液。
突发胸腔积液的原因有: 1、因某些原因造成了胸腔内的粘连带断裂。这种胸腔积液在半天到一天可能出现中到大量的胸腔积液,患者同时会伴随面色苍白、心率加快、头晕等休克症状。 2、肺囊肿破裂。导致本身里面的液体溃破入胸腔。 3、自发性食管破裂。这种情况除胸腔积积液外,还伴有明显的胸痛以及呼吸困难、发热等。
胸腔积液会不会发作情况,取决于产生胸腔积液的病因。具体分为: 1、如果胸腔积液只是偶尔发作一次,往往随着肺部感染的治愈,胸腔积液就不会发作。 2、如果患者反复出现肺部感染,那么胸腔积液也会复发。 3、肿瘤、心衰等不容易去除病因的胸腔积液往往会反复发作,因为导致胸腔积液的病因会不断出现、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