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在接受胃癌手术之前,应该做好几个方面的术前准备。首要的准备是做好心理建设,保持积极乐观,勇敢坚强的态度接受手术,树立战胜疾病的必胜信心,才能够调动全身的免疫潜能和疾病做斗争,增加手术以后康复的速度。第二,对于有心肺疾病的老年患者,手术之前还应该做好心肺功能方面的康复训练。
胃癌手术以后一个月内或者近期都不必急于做运动康复锻炼,这时因为创伤的原因,腹部可能还会有些疼痛,加之胃肠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食欲和营养都还跟不上,体力不支,这时做运动锻炼,可能会发生低血糖或直立性低血压,运动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
胃癌在早期几乎没有特殊的症状,表现可能与平常的胃炎、胃溃疡或者胃食管反流的疾病的症状差不多,主要表现为上腹的饱胀不适或有疼痛、隐痛,伴随有反酸、嗳气或者口臭。随着肿瘤的发展,可能才会出现比较特征性的症状,比如疼痛的程度加重,疼痛的时间延长。疼痛可能跟进食没有关系,吃了饭也痛,不吃饭也痛。
一般情况下,胃癌不太可能出现咽喉部堵塞。嗓子堵有异物感、咽喉部不适,通常是慢性咽炎,要追踪的是慢性咽炎的原因。这些原因可能与消化道有关系,也可能与咽喉部疾病有关系。咽喉部的疾病包括扁桃体炎、咽喉炎、咽喉部的肿瘤、消化道的疾病,最常见的就是胃食管反流或者食道癌。
胃癌根据病理类型分腺癌、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细胞癌、髓样癌和腺鳞癌;根据肿瘤的位置可以分为胃上部癌、胃中部癌、胃下部癌和胃食管结合部癌;根据肿瘤侵袭的深度可以分为早期癌和进展期癌。如果肿瘤已侵袭至粘膜和粘膜下层,不管有没有淋巴结转移,可以称之为早癌。如果肿瘤侵犯至肌层甚至穿透全层,可以称之为进展期癌。
放射治疗通常需要做25次,每周5次,连续5周,强度过大或者放射治疗时间过长,可能会造成放射性的腹部损伤,如放射性骨髓抑制、放射性肠炎、而全身乏力等不适症状。放疗不适合所有的胃癌患者,只适合局部晚期、位置固定的胃癌患者。如胃窦部的肿瘤、食管胃结合部的肿瘤以及胃癌局部转移的病灶,尤其是局部晚期肿瘤或者手术以后的转移病灶,侵犯后腹部的神经导致腹部、腰背部疼痛的患者,在止痛方面具有非常好的疗效。
下肢浮肿可能是血管性、肾脏的病变,也有可能是心脏的病变所导致的。如果是因为胃癌出现双下肢水肿,多半考虑是因为胃癌导致出血引起的贫血或者严重的营养不良。如果因为胃癌导致单侧的下肢水肿,就可能考虑胃癌出现了腹腔转移,转移灶压迫了下肢回流的血管,导致静脉回流受阻,引起的下肢水肿。
胃癌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方面,和手术技术、操作相关。吻合、缝合过宽会导致渗漏,过紧、过多会导致局部缺血,张力过大也可能撕裂吻合口,吻合部位血管处理不当也可能导致吻合口缺血,这些都是导致吻合口瘘的操作相关的原因。
胃癌患者手术以后,如果出现尿路刺激症状,应该找泌尿外科排除泌尿系统疾病以后,还是应该做腹部的增强CT,看是否出现了胃肿瘤的盆腔转移。胃癌患者本身不会出现泌尿系的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如果出现尿频、尿急、尿痛,首先要考虑是否有泌尿系的疾病,如反复留置尿管导致尿道炎的发生或者因为肿瘤的消耗,免疫力下降,出现尿路感染。
胃癌手术也是一个大的手术,手术以后可能会发生两个方面的并发症:第一个方面和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包括腹腔出血、腹腔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肠粘连、肠梗阻以及切口相关的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脂肪液化、切口裂开等。有些并发症来势比较凶猛可能会危及生命,通常需要再次做手术。
诊断结肠癌通常需要从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检查,通常需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判断:第一,临床症状。通常情况下结肠癌不太会有特异性的临床症状,非特异性临床症状有哪些呢?包括不明原因的消瘦、贫血,甚至可能有便血、黑便、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习惯改变等等,很少会出现腹痛、肠梗阻或有穿孔的表现。
结肠癌2a期和2b期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肿瘤的浸润深度,2a期肿瘤浸润到浆膜下称为T3期肿瘤,2b期肿瘤侵润到浆膜称之为T4a期肿瘤,一旦浸润到T4a期,可能会出现腹腔肿瘤的播散形成腹腔的种植转移,这种情况下预后相对会差一些。2b期的治疗除了常规的做根治手术以外,为了预防肿瘤播散所导致的腹腔种植转移。
腺癌是结肠癌众多病理类型中的一种,和其它病理类型一样,预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第一,比如分化类型。高分化类型预后相对比较好,低分化或者未分化,相对预后比较差。第二,和肿瘤浸润的深度也有关系。如果肿瘤浸润深度仅限于粘膜层,可以诊断为原位癌或早癌,可以达到终身存活的目标。如果浸润到粘膜下、肌层甚至浸穿肠壁可能出现远处的转移,这种情况下预后就相对比较差。
结肠癌一期和二期的区别主要在于肿瘤的浸润深度,一期二期都没有淋巴结的转移,但是侵润深度不一样,一期的肿瘤通常会浸润到粘膜,粘膜下固有肌层;二期的肿瘤可能会侵犯到浆膜下甚至全层,尽管没有淋巴结的转移,但是预后不一样。一期的肿瘤,五年生存率会比较高一些;二期的肿瘤,五年生存率会相对比较低一些,但是这两种肿瘤尤其是二期的肿瘤。
结肠癌从一期到二期的发展需要多长时间?没有明确的时间周期表,为什么呢?肿瘤的生长的速度取决很多方面:第一,包括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恶性程度越高生长时间越快。第二,肿瘤的生长方式,有的肿瘤向腔内生长形成肿块,有的肿瘤向肠壁进行深部浸润,易于形成深部浸润的肿瘤,发展时间可能会短一些。
结肠癌腹部包块的触诊需要专业的手法和要求,比如让患者平躺于检查床上,双下肢屈曲保持腹部肌肉完全放松,再吸气的状态下对腹部是象限,依次进行深部触诊,当摸到肌腹部的包块以后是需要了解包块的界限、质地、活动度以及是否有触痛因素。
大肠癌既可能是腺癌也可能是鳞癌,为什么呢?因为大肠包括盲肠、结肠、直肠和肛管,直肠下段和肛管可能是鳞癌也可能是腺鳞癌,混合了两种细胞学形态。对于直肠下段的癌症,既可能是腺癌也可能是鳞癌,也可能是混合这两种细胞学形态的腺鳞癌,但是在治疗方案上有所不同。
结肠癌通过CT能否检查出来最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如果肿瘤比较小,在CT影像学检查还是相对比较困难的,尤其是肠道有过多的大便、气体的干扰,这种情况下对结肠癌的诊断的价值是有限的。如果是肿瘤比较大,可以在CT影像学上看到一个肿块,在增强CT下可以看到肿瘤的明显强化。
结肠癌发烧属于哪个阶段,不属于哪个阶段,不通过发烧、体温判断结肠癌的分期。但是,如果是肿瘤发展到穿孔、肿瘤过大、坏死、感染也可能会导致发烧,这种情况是感染性发烧。另外,有些肿瘤会分泌一些细胞因子、抗原物质,入血会作为致热源导致中度到低度的发热,对于长期中度到低度的发热患者要高度警惕肿瘤的可能性。
右半结肠和左半结肠的临床表现还是有区别的。右半结肠的肿瘤形成肿块型生长,因此可能会形成肿块在腹部被摸到。如果肿瘤生长过快,顶端就会出现坏死、出血、感染,甚至消耗性的症状。病人就表现为贫血、消瘦、乏力等全身性症状。而左半结肠的肿瘤是浸润型生长,加之左半结肠的肠管管腔比较小,因为肿瘤距离肛门比较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