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对脑肿瘤国内外公认的有效方法,包括内科治疗,主要是降低颅内压、脱水药物还有抗癫痫的药物。外科切除肿瘤明确病理、放射治疗,包括伽玛刀治疗,还有化学治疗、放疗等等,这些治疗都是从各个方面降低肿瘤的体积,然后减少肿瘤的浸润。
对于没有发生脑出血病人采取的预防措施,我们称为一级预防。因为首先明确一件事情脑出血是个终末事件,它的发生是有原因的,只是在它没发生出血之前我们忽略了。因此为什么对发生出血的人群要进行筛查,看看有没有高危因素。
脑肿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它泛指人类各种组织发生的肿瘤,包括脑组织、脑膜、脑内淋巴系统发生的肿瘤,我们都统称为脑肿瘤,它包括原发性肿瘤、继发性肿瘤、原发性肿瘤就是原发于脑组织的肿瘤。常见的是胶质瘤,大概占脑肿瘤的40%,还有脑膜瘤占20%,垂体瘤占10%,其中胶质瘤是恶性肿瘤,预后比较差。脑膜瘤和垂体瘤是良性组织,预后比较好。
脑肿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它包括原发性肿瘤,还有继发性的肿瘤。原发性肿瘤就是原发于脑组织、脑膜还有脑内血管系统的肿瘤。最常见的就是胶质瘤,它是发生于神经胶质的肿瘤,占脑肿瘤的40%左右。还有一个比较常见的就是脑膜瘤,脑膜瘤是发生于软脑膜组织的肿瘤,是个良性肿瘤大概占20%。还有常见的垂体瘤是鞍区占位,占肿瘤的10%左右。
脑肿瘤没有绝对的易发人群。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颅脑肿瘤发生的比率,大概是每年十万人有十个左右,就十万分之十左右。在发病性别方面,男女比例是没有差异的,男性和女性发病的比例大概是一比一。在年龄分布来说,颅脑肿瘤可以发生于任何的年龄,大部分的脑肿瘤好发于30到60岁的人群,不同病理类型的颅脑肿瘤,发病年龄略有不同,在儿童还有青少年的阶段。
ADC是叫表观扩散系数的英文简写,其实是磁共振功能成像的术语。它主要用来显示水分子的运动状态,我们知道在不同的脑组织疾病,包括脑肿瘤、脑卒中、脑炎,由于脑组织的含水量不同,水分子程度不同,在磁共振成像里边可以获得不同的ADC值。因此脑肿瘤的ADC值,也可以间接反映脑组织的含量、脑水肿的程度以及肿瘤细胞里边水分子的含量。
脑肿瘤无论是良性和恶性,都对周边的正常脑组织产生挤压、推移,造成脑脊液循环的受阻,造成颅内高压危险人的生命。因此除了极少数肿瘤,对放疗、化疗敏感或者对激素治疗敏感之外,绝大部分的脑肿瘤,还是建议手术治疗。
脑肿瘤引起的头痛常见于两种情况,一种就是肿瘤巨大,或者是位于大静脉的附近引起大静脉受压,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血管性的脑水肿,这种情况常见于巨大的脑的良性肿瘤,包括巨大的脑膜瘤、垂体瘤等等,需要尽早的手术切除肿瘤,解除压迫。
中暑和脑损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暑又称为热射病,它是指在高温、湿度很高的情况下,人体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发挥失灵,造成水电解质紊乱,引起中枢神经以及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的表现。部分中暑病人会引起脑缺血、缺氧的表现,但是缺血、缺氧的表现,通过中暑的情况来纠正缓解。
重度的颅脑损伤,因为颅脑的危害不单单是脑的情况,还会涉到全身的各个脏器。因为脑是司令部,是中枢器官。首先脑损伤之后,会造成颅内的血肿形成,压迫周围的神经以及重要的的结构,尤其是脑干这些部位,造成脑疝的情况,严重的可以是植物状态昏迷甚至死亡。
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因为除了脑部的损伤还会有其他脏器的损伤,包括胸部、颈部、腹部、骨盆,还有四肢损伤。因此对这些患者,首先要评估颅脑损伤的程度,进行改善气道、维持血容量,防止休克的治疗。如果有其他部位的腹腔脏器损伤,胸腔脏器损伤,也要进行这方面的治疗。
艾灸是中医中药常用的治疗方法。艾灸能够用于脑肿瘤病人,目前没有查到这方面的资料。目前对脑肿瘤,国内外公认的治疗方案还是内科治疗,包括药物的控制颅内高压,外科的切除肿瘤明确病理,指导后续的放射治疗,包括伽玛刀治疗x刀治疗,还有常见的化学药物治疗。
放疗就是放射性的治疗,临床上常用放射性治疗包括X线、伽玛射线,还有正在研制的中子线、质子线等等,增生活跃的肿瘤细胞,它对放疗射线是比较敏感,这是肿瘤放疗的基础。脑肿瘤根据病理结果,来决定能够采取什么治疗措施。
脑肿瘤常见的并发症是比较多,因为脑是中枢性的器官,它牵一发动全身,在脑做了手术之后,不但是脑出现的情况,而且是全身的各个器官。常见脑里的情况是术腔的出血,还有术中的脑水肿。另外就是伤口的感染,甚至是颅内感染。手术当中可能会损伤神经,造成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
判断一个患者受了外伤之后,是否具有重度颅脑损伤,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判断,第一是从昏迷的时间来判断。如果患者在大脑受到伤害后,就陷入昏迷或者昏迷超过12个小时以上,或者醒过来之后又后续出现了昏迷,这种情况就基本判断很可能患有重度颅脑损伤。
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意识障碍,意识变化,意识状态的改变是脑功能改变的最重要指标。意识障碍的出现以及持续时间,也决定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如果是进行性的意识障碍,是继发性颅内血肿最重要的早期表现。
脑损伤受伤之后,经常进行伤情的分类,判断是轻型、中型和重型,从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伤情分类法,是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简称GCS评分。GCS评分主要包括三部分的内容,分别是对伤员的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还有运动反应进行评分,然后把评分进行相加,最小是3分,满分15分。
重型颅脑损伤与高血压是没有绝对的关系。因为重度颅脑损伤,常见的原因是交通事故、坠落伤或者是跌倒。高血压是日常的慢性疾病,很多病人是由于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的三高状态,两者是没有绝对的关系。不过在日常生活当中,部分高血压病人可能会因为急性的血压增高,或者是心脑血管的急性疾病而神志障碍,摔倒、坠落、头部受到重撞击,而发生颅脑的损伤。
重度颅脑损伤的营养,也跟其他重症患者的原则是差不多。因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不论手术与否,都是处于负氮平衡状态,以及营养损耗的状态。对这种病人需要强化营养支持,要按公斤体重来计算每日营养的输入。
重度颅脑损伤在早期,主要是容易出现脑水肿、脑疝的情况,所以在早期的用药基本是相同,都是包括止血药物、脱水药物、抗脑水肿药物以及神经营养药物等等。通过药物的使用,缓解脑水肿的形成,预防脑疝的发生,促进神经的康复,防止再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