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手术之后不建议饮酒。 因为饮酒对胆道系统的负担非常高,但是临床上有很多患者不听劝,比如做了手术之后,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到最后是可以恢复到正常人水平的,而且这种人会到处炫耀他切了胆囊之后照常可以饮酒。 但是也有很多人胆结石术后,饮酒会出现剧烈的胆道系统痉挛,导致腹痛,甚至出现严重的脂肪性腹泻。
一般原发性肝癌由两种情况查出,一种情况是体检查出,另一种情况是有症状的时候查出。 体检查出来的患者大部分是没有任何症状的,但是在体检中,比如彩超、CT或肿瘤标志物检查发现异常,进一步检查发现是肝癌,这种通常是早期癌症。 我国80%左右的肝癌其实都是晚期才发现的,因为老百姓认为没有症状就代表没有病。
肝掌出现不一定代表肝病很严重了,要客观地看待它。 肝掌分病理性和生理性。比如肝硬化晚期,肝功能代谢出现异常,雌激素灭活就会出现障碍,这时体内的雌激素增加会导致肝掌出现,这是病理性肝掌。 有些女性在特殊生理周期,雌激素增加也会导致出现生理性肝掌,这种肝掌会很快消失,不会像病理性肝掌持续存在或加重。
眼睛发黄是不是说明肝病很严重,取决于它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最常见的就是肝病导致的,比如肝功能不全、梗阻性黄疸,主要和肝病和胆道系统疾病相关。以及溶血性疾病导致的黄疸,这种内科性黄疸也会引起皮肤、巩膜黄染。 另外是生理性黄疸,比如橘子吃太多也会导致皮肤、巩膜黄染,但是这种黄染会随饮食的控制恢复正常。
胆囊结石术后多久才能正常工作是因人而异的。 胆囊结石在有手术指征的时候,一定要进行早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但是很多时候老百姓会认为自己不疼痛,或着疼痛经过内科的保守治疗不痛了,就没有治疗的必要性。 对于满足手术治疗标准的胆囊结石,可以做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甚至可以做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肝癌术后复发率取决于肝癌的分期。 如果是早期,那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60%甚至70%以上。但是肝癌如果病情不是太早,而且有术后的高风险因素存在,比如在临床上有多个细胞的卫星灶结节、有微血管癌栓,这种复发的风险就非常高。 所以,肝癌术后一般会根据术中情况和病理结果,判断是否需要术后的辅助治疗。
肝病病毒含量高,一定要及时地进行抗病毒治疗,在抗病毒的基础上,还要进行生活习惯的改善,比如不能饮酒,不要熬夜、不要太劳累。 乙肝病毒载量非常高是乙肝必须治疗的金标准,病人如果不进行积极治疗,在乙肝活跃的情况下,肝脏发生急性爆发性肝衰,或出现乙肝相关性的纤维化、肝硬化或肝癌的基础就存在了。
胆囊息肉合并胆结石是胆囊切除的金标准。 因为胆囊息肉合并胆结石,息肉会在石头的摩擦下最终发生癌变,而且胆囊息肉伴随有胆结石,这类患者一定会发生癌变,只是时间的早晚问题。 所以,在手术切除胆囊的指征里,胆囊息肉伴随有胆结石是需要进行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满足手术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及早手术。
血常规在严格的意义上说是检测不了肝病的。 因为血常规主要体现的是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的水平,在严重的肝病里,比如与肝相关性的肝硬化终末期,那血小板和白细胞就会降低,这种叫做三系降低。 这种是肝病导致人体的造血系统,或肝病导致的人体门脉高压,脾大脾亢引起的反应。
胆囊癌不会遗传。 任何癌症都不会遗传,但是胆囊癌可能会有家族聚集史,比如不喜欢吃早饭、喜欢吃固醇类含量非常高的饮食。胆囊癌还有区域性,比如很多地区这一类病的发病率比另一个地区相对更高。 但是胆囊结石或息肉在早期有手术指征的时候,如果得到及时治疗,那么发生癌病的高风险因素就不存在了。
不吃早饭会导致得胆结石的概率增加,但不是绝对因素。 因为早上起来不吃早饭,肝脏分泌了一晚上的胆汁在胆囊里储存,不能及时得排出。 同时肝脏又在持续不断地向胆囊里灌注胆汁,那胆囊只会起自我保护作用,不停地浓缩、收缩胆汁,收缩的胆汁的浓度就会增加。从而在胆囊壁上结晶,形成固醇类结石,甚至固醇类的息肉。
自身免疫性肝病,顾名思义就是自身免疫表达过于强烈,导致自己的免疫系统对自己的肝脏进行攻击。 免疫系统是一把双刃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可以帮助人体增强自我抵抗力、抵抗外界病毒的侵害。但是如果过犹不及,免疫系统过度表达,它会把自身的器官、脏器、组织当做敌人进行攻击,这种就叫自身免疫性的肝病。
中期的胆囊癌要根据它具体细节的分期,以及患者的意愿以及承受程度,来进行治疗的选择。有些患者有手术根治机会,但是有些患者可能因为其他基础疾病,导致没有手术治疗的机会。 临床上,中期胆囊癌一般是比较少见的,因为癌症在早期没有任何症状。而没有症状的癌症或疾病,老百姓是不自知的,而且也不会到医院进行检查。
靶向治疗不能治愈绝大多数肝癌。 为了肝癌有更好的根治效果,患者最好早期发现、早期进行手术甚至做肝移植。我国80%左右的肝癌发现都是晚期了,对晚期癌症来说最好的治疗模式是以靶向治疗为核心,辅以局部治疗、免疫治疗或营养支持。 靶向治疗对于绝大多数的肝癌,可以延缓病情进展、改善生活体验,减慢疾病进展。
胆结石1cm是具有手术指征的。 大石头容易导致梗阻、疼痛、脓肿以及癌变的风险,小结石会顺着胆囊管掉入总管,甚至堵塞胰管,继发胆总管结石、梗阻性黄疸、胆源性胰腺炎。 一公分的石头已经具有手术标准了,而且手术治疗的金标准是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而且这种手术目前在大医院里面都是进行日间模式的操作。
泥沙样胆结石主要是因为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的,比如不爱吃早饭,或饮食中胆固醇含量很高。 不爱吃早饭的人,胆囊里的胆汁排放就不规律,就会使胆汁进一步浓缩,继而发生结石或息肉。 而且泥沙样结石最大的风险除了导致疼痛,还可能继发胆总管结石或胆源性胰腺炎,我国80%左右的胰腺炎都是泥沙样结石继发的。
晚期肝癌是不能进行手术切除的。 手术切除主要适用于早期肝癌,我国只有20%左右的患者具有手术切除或移植的指征。肝癌晚期没有手术治疗机会的话,就要进行综合治疗,包括局部介入治疗、免疫、靶向药物治疗,以及其他辅助支持治疗。 通过综合药物治疗,很多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可以从3个月延缓到2年甚至以上。
出现肝掌和蜘蛛痣不一定是肝病。 比如有妊娠期或激素水平有变化的疾病,因此可能出现蜘蛛痣。而且青少年女性在第二性征发育时,也可能会出现生理性蜘蛛痣。 这些蜘蛛痣不见得一定是病理性的,若本身就有肝脏基础疾病又出现蜘蛛痣的患者,一定要到医院进行专科诊断,看是不是潜在病因出现了变化。
胆囊里的泥沙样结石要切除胆囊。 胆囊泥沙样结石是胆囊切除手术的金标准,很多患者在乎石头的大小,但小石头如泥沙样石头,其实很容易掉入胆总管引起梗阻性黄疸,甚至引起胆源性胰腺炎。 所以,小胆囊结石的风险反而最高,中国80%的胰腺炎都是胆囊结石引起的。所以,有泥沙样结石的患者一定要及时进行手术处理。
胆结石一般不会导致腹胀症状。 因为胆囊结石通常在临床上会导致腹痛或炎症反应,胆结石发炎会导致感染性症状,如发热、胆管梗阻、炎症导致的黄疸,甚至胆总管结石引起的胆源性胰腺炎。 在临床中通常观察到腹胀或腹胀伴胆囊结石的患者,通常也伴随有胃窦、十二指肠的基础性疾病,如胃窦炎、十二指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