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陈晓玲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儿科

擅长:儿科呼吸、消化、新生儿疾病的诊治及危重症抢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概述 出诊时间 联系方式 口碑评价
视频 文章
尿床会遗传吗?医生会风险会增加,但多数能自愈
尿床会遗传吗?医生会风险会增加,但多数能自愈

尿床与遗传有关。如果父母一方儿时有遗尿病史,孩子患遗尿的风险增加40%;如果父母双方均有遗尿病史,孩子患遗尿的风险达70%。但多数症状会随年龄的增长而自愈。约1~2%的儿童遗尿症会持续到成年。

矮小症的孩子需要做哪些检查?
矮小症的孩子需要做哪些检查?

考虑孩子患有矮小症后,医生会分步进行以下检查:第一是基础筛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血电解质及钙、磷、血脂、血糖等;第二是进行内分泌评估,包括甲状腺功能、胰岛素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水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空腹胰岛素、性激素、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等;第三是进行影像学检查,包括骨龄检测、骨骼影像学检测、生殖器B超、下丘脑垂体磁共振等。疑似有遗传病时,必要时还要进行基因检测。

小孩夜晚遗尿正常吗?需要看医生吗?
小孩夜晚遗尿正常吗?需要看医生吗?

午睡前孩子尿床是因为膀胱和神经发育尚未成熟,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如果孩子午睡后仍有尿床,且每月尿床次数大于等于两次,或者尿床影响了孩子的社交和情绪,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排查是否存在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尿路感染,以及是否有脊柱侧裂等潜在疾病,并进行针对性的干预。

尿床孩子避免这些食物,晚上不再尿床!
尿床孩子避免这些食物,晚上不再尿床!

尿床的孩子在饮食调节上需注意:首先,孩子白天可以正常饮水,但应避免食用含茶碱、咖啡因的食物和饮料,如可乐、咖啡、巧克力等。此外,柑橘类果汁和辛辣食物也应避免。晚餐应清淡、少盐,以减少夜间口渴和尿量。睡前2至3小时,应不再进食和大量饮水。

矮小症病因多:6-8成不明,警惕慢病内分泌
矮小症病因多:6-8成不明,警惕慢病内分泌

儿童的身材矮小症是一种受遗传、表观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调控的疾病。大概有6~8成的身材矮小儿童的病因无法明确,被归为特发性矮身材。此外,原发性的生长障碍如遗传性的一些综合征,以及继发性的生长障碍,包括与环境内分泌的疾病、营养慢性病、骨络性疾病等有关。内分泌疾病如生长激素缺乏、甲状腺功能减退,营养方面如营养不良、肥胖,慢性病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肠道吸收不良、哮喘、肾病等,骨络性疾病如软骨发育不全等都可导致身材矮小。矮小症的儿童应尽早就医,明确病因,以便早期采取干预措施。

家长必读:如何保护遗尿症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长必读:如何保护遗尿症孩子的心理健康

保护遗尿症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应避免在公共场合讨论孩子的尿床情况,以保护孩子的隐私。 此外,家长可以通过绘本或故事来解释随着孩子成长,身体症状会发生变化,并鼓励孩子干床的夜晚,适时给予奖励而非惩罚尿床。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以避免孩子产生自卑和焦虑的心理。

孩子矮小,心理自卑怎么办?
孩子矮小,心理自卑怎么办?

孩子矮小心理治疗与身高治疗同等重要。在家庭层面上,应避免说“你怎么这么矮”这类话语,多鼓励孩子的优点,并进行社交上的引导。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转移对身材矮小的注意力。如果孩子出现抑郁倾向,要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

孩子矮小是遗传吗?父母矮孩子一定矮吗?
孩子矮小是遗传吗?父母矮孩子一定矮吗?

矮小症是一种受遗传、表观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调控的疾病。如果父母较矮,孩子预测的成年身高也偏矮,同时也和孩子的营养状况、睡眠是否规律、充足,以及有无及时的治疗慢性病等有关。建议孩子保证蛋白质、钙、维生素D的摄入,保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并及时治疗慢性病,如哮喘、肾病等疾病。及时监测孩子的生长速度,即使父母矮,孩子也可能达到平均的身高。

长效、短效生长激素怎么选,家长看懂这三点
长效、短效生长激素怎么选,家长看懂这三点

长效生长激素与短效生长激素在疗效和安全性上没有显著差异。长效生长激素能降低注射频率,有助于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和家庭照顾的负担,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心理接受度、经济状况和治疗依从性等因素进行选择。

生长激素治疗安全吗?有副作用吗?
生长激素治疗安全吗?有副作用吗?

生长激素治疗总体来说安全性较好,主要应用于内源性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的儿童生长缓慢,或下丘脑垂体疾病所致的生长激素缺乏症。常见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红肿、疼痛以及一过性血糖升高,需要常变动注射部位以防止局部脂肪萎缩。少数患者在生长激素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以及股骨头骨骺脱落、脊柱侧凸等风险。生长激素还可能导致过度胰岛素状态,需注意孩子是否患有胰岛素糖耐量减低现象。建议治疗前进行全面评估,治疗中每三个月复查,医生会调整剂量以确保安全。

哪些原因可以导致尿床?这三大病因最常见
哪些原因可以导致尿床?这三大病因最常见

尿床又称为遗尿,分为原发性的遗尿和继发性的遗尿。原发性的遗尿占9成,包括觉醒功能异常、夜间多尿、膀胱尿道功能异常等。觉醒功能异常的原因可能是觉醒意志的增高、中枢对膀胱充盈信号不敏感、膀胱感觉减退、睡眠中缺氧等引起。夜间多尿可以由抗利尿激素夜间分泌不足、睡前饮水过多、抗利尿激素敏感性下降导致。膀胱尿道功能异常的原因可能有膀胱容量小、逼尿肌过度活动、尿道括约肌不稳定、控尿功能发育延迟等。大约有1/3的孩子与遗传因素有关。继发性的遗尿如机体患有一些内分泌疾病,比如糖尿病,泌尿系统疾病如尿路感染、尿道畸形,神经系统疾病如患有癫痫、脊柱隐裂,还有心理创伤等,可以诱发遗尿。

补钙能长高吗?仅对这类孩子有效
补钙能长高吗?仅对这类孩子有效

补钙仅对缺钙的矮小症孩子有效。如果过量补钙,可能会抑制生长。同时,注意避免服用含非法添加激素的增高剂,这可能会引发性早熟。均衡的饮食、运动和充足的睡眠比保健品更有效。

遗尿的孩子睡眠时要叫醒孩子排尿吗?
遗尿的孩子睡眠时要叫醒孩子排尿吗?

遗尿的基础治疗之一有觉醒的训练治疗,主要是指在膀胱充盈至即将排尿的时候,将其从睡眠中完全唤醒至清醒状态来排尿。也可以应用遗尿的警铃进行觉醒的训练,反复的训练最终使孩子感受到尿意而醒来排尿为目的。如果尿床开始的时候,儿童不能被铃声或者是震动唤醒,则需要家长将孩子唤醒,使其在清醒的状态下来排尿。由此慢慢建立起膀胱充盈和大脑觉醒之间的联系,训练膀胱充盈到一定程度时,孩子可以自行觉醒。这种训练通常需要8到10周才开始起效。

什么是儿童遗尿症?这有诊断标准与治疗建议
什么是儿童遗尿症?这有诊断标准与治疗建议

国际上把遗尿症定义为5到6岁的儿童每月至少发生两次夜间睡眠中不自主的漏尿症状;7岁及以上的儿童每月至少尿床一次,却连续三个月以上,没有伴明显的精神和神经异常,这种状况称为遗尿症。遗尿症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疾病,常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建议及时进行诊治。

遗尿如何治疗?可以做好这5点
遗尿如何治疗?可以做好这5点

遗尿的基础治疗主要包括作息、饮食的调节、行为的治疗、觉醒的训练以及心理的治疗。心理治疗是指家长要避免指责孩子,鼓励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减轻心理负担,建立治疗信心。作息饮食治疗主要是指要帮助家庭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孩子白天正常饮水,但避免食用含有茶碱、咖啡因的食物或饮料,晚餐宜早,而且定时、少盐、少油,饭后不剧烈活动或过度兴奋,睡前2~3小时应不再进食或大量饮水。行为治疗主要为养成日间规律的排尿、睡前排尿的良好排尿习惯。觉醒训练主要是指应当在膀胱充盈即将排尿时,将孩子从睡眠中完全唤醒至清醒的状态下来排尿,遗尿报警器可以辅助帮助进行觉醒训练治疗。在药物方面,去氨加压素是一线治疗药物,夜间多尿是使用去氨加压素的指征。

打生长激素会致癌或影响生育吗?
打生长激素会致癌或影响生育吗?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注射生长激素会致癌或影响生育。临床上的使用也没有发现直接致癌的风险,治疗也不影响性腺的发育,停药后生育功能也是正常的。但治疗前建议排除肿瘤家族史,必要时进行遗传学检测,早期识别治疗的禁忌症。

什么是矮小症?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偏矮
什么是矮小症?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偏矮

矮小症是指身高低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人群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或第三百分位数以下的孩子。家长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判断孩子是否矮小:一、可以参照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的标准化生长曲线表,连续监测身高,建议每三个月测量身高并记录。如果身高小于两个标准差,就属于矮小。二、可以参照年生长的速度:2~3岁的儿童如果年增长小于5.5厘米,4~5岁的儿童年增长小于5厘米,6岁至青春期前儿童年增长小于4厘米,青春期的儿童年增长小于6厘米的,以及在班里属于矮小,排前几名的同学,建议到医院就诊筛查,以免错过治疗的时机。

确诊矮小症的孩子几岁开始治疗好?
确诊矮小症的孩子几岁开始治疗好?

患有矮小症的孩子,推荐起始治疗的年龄为3~4岁,黄金期为三岁到青春期前,骨龄没有闭合的时候。如果青春期后才就诊,骨骺闭合,则无法再生长、再长高。我们治疗的目的是追赶身高至正常范围,延缓骨龄的进展,疗程建议至少是两年。最终停止治疗的时机,取决于患儿和家长对身高的期望值,以及继续治疗的获益和风险的再评估。

尿床是孩子的错吗?批评有用吗?
尿床是孩子的错吗?批评有用吗?

尿床不是孩子的错,孩子尿床是没有意识的。责骂会加重孩子的病情,并产生自卑心理。应避免指责孩子,鼓励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同时,在医师和家长的帮助下,使其树立治疗的信心,减轻心理负担,积极参与治疗。那部分遗尿症的孩子,会随年龄的增长而治愈。家长的鼓励和支持,也是治疗的关键之一。

孩子尿床能自愈吗?医生说多数青春期前能好
孩子尿床能自愈吗?医生说多数青春期前能好

尿床具有自愈的倾向。在生长发育期,每年大概有15%的遗尿症儿童自愈。最终有1~2%的儿童尿床的症状会持续到成年。如果没有合并其他的疾病,包括糖尿病、尿路畸形、肠道疾病以及其他的神经精神行为疾病,多数在青春期前能自愈,需要保持信心。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