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前路手术目前已经有60到70年的历史,它创伤小、效果佳,能够直接对突出的间盘进行减压,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手术。 很多朋友可能认为在颈部前面进行切开非常恐怖,但其实目前微创的理念切口是沿着颈部的皮纹进行切开。 同时,做完手术以后进行美容缝合,最后成一条细细的线,在愈合后基本看不到开口和切口。
脊柱侧弯术后还会再次侧弯吗,有这种可能性。 现在秉持的理念是微创和短节段治疗,但是这种情况下可能造成,原来轻度的脊柱侧弯或还没有发生脊柱侧弯的脊椎,随着生长发育再度出现侧弯的畸形加重。 另外,可能由于手术内固定失效或者是医源性的问题,发生内固定断裂、植骨节段不融合,这种情况下也可能要再次手术。
原则上颈椎皮下的脂肪瘤不属于脊柱外科的范畴。 老百姓常说的富贵包,其实是颈椎皮下脂肪堆积的一种表现,这类疾病是要找整形科进行相关治疗和手术干预。 如果做了脂肪瘤的手术,由于颈部的血管血供比较好,在一周到两周的时候,皮肤能达到比较好的愈合。
在这里必须要纠正大家一个观念,微创是一种理念,而非单指一种手术操作。 从理念上来说,脊柱外科的手术一直在追求微创。从具体的手术方式来说,比如现在OB导航、手术机器人的加入,在椎弓根螺钉的置入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从狭义的微创手术的理念来说,目前脊柱侧弯手术还不成熟,也不太适用。
由于骨肿瘤的发展,在骨肿瘤附近的骨质患有局部的骨质疏松的表现,尤其是做了术后放疗或化疗的患者,需要通过专科的抗骨质疏松的药物进行口服或者是针剂,防止骨质疏松钙的流失。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经过专科或者是康复科的联合诊疗,尽可能去进行周围肌肉的锻炼,以预防骨质疏松。
腰椎退行性的改变躺着好还是坐着好要看具体的情况。 一般说久坐伤腰,因为坐立的时候,腰部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是站立时候的两倍,但是我们也有葛优瘫这个说法,因此并不能一概而论的认为,腰椎退行性改变的时候,是躺着好还是坐着好。 平躺的时候也尽可能避免葛优瘫,这样对我们的脊椎、腰椎、颈椎,都有不好的影响。
首先我要跟大家说的是头晕、恶心、呕吐,首先不考虑颈椎本身的问题,但是如果做了颈椎手术后出现了短期内的呕吐、眩晕,可能与麻醉镇痛药物的使用有一定关系,无需太多紧张,通过休息、大量喝水,代谢以后积极下地行走,这时候恶心、呕吐、眩晕的症状能得到很大程度上的缓解。
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部分的患者是无需手术的,只有小部分的患者,比如症状重、保守治疗不佳,同时出现了肌肉萎缩,并且症状影响了社会和家庭的生活的时候,才需要考虑进行手术。 由于神经细胞是一类不可再生的细胞,早期手术干预可能对于神经功能恢复,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腰椎退化不是缺钙,但是缺钙与腰椎退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由于中老年人骨质疏松和饮食的钙补充不够,会加剧脊柱也包括腰椎的退化,常常包括比如骨质疏松后的钙流失以后的椎间盘高度下降,脊柱力学支撑不足等,但是不能一概而论的认为,腰椎的退化就是缺钙引起的。
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术后手还麻,要分为几个维度来看。 一方面是可能与手术操作后短期神经根减压后的反射性水肿相关,要看术前患者是否已经有手部麻痛的表现,如果这时已经有手部麻木、麻痛,可能与术前神经的压迫、损伤有关,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一般以3个月到6个月作为一个观察期。
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硬脊膜囊并不是都需要手术。 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多患者都是从影像学报告上发现了这句话,但是这句话的真正临床意义,需要脊柱外科医生进行专业查体和鉴别诊断的。 另外,即使压迫了硬膜囊,也并非都会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即使产生了相应的临床症状,绝大多数的患者是不需要进行手术干预治疗的。
脊柱侧弯是最常见的脊柱畸形之一,但是脊柱畸形不仅仅是脊柱侧弯,同时还包括寰枢椎脱位、斜颈、小儿麻痹症,还有医源性或先天性的脊柱畸形等。 在门诊的过程中发现,最常见的脊柱畸形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提醒各位家长朋友,如果在孩子青春期发育的过程中,发现肩背部不平,一定要及早注意,及时就诊。
颈椎管狭窄并不是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 随着颈椎的退行性改变,大于40岁的中老年人,做影像学的检查,或多或少都会报告有椎管狭窄,但是椎管狭窄与椎管狭窄症是有明确的区别的。 只有当临床上产生了相应症状的时候,经过专科的评判,才考虑是否需要进行外科手术的干预治疗。
颈椎病和耳石症是两类疾病,颈椎术后多久能够去做耳石症的复位,需要看具体的手术方式。 如果是颈椎前路融合或者是人工间盘置换的手术,一般建议3~6个月以后,再进行耳石症的复位。如果是颈椎后路的,比如说单开门这种或者单纯的椎板减压术这种非融合的手术,一般来说1~2个月即可去进行耳石症的复位。
骨质疏松需要正规规范的治疗。 骨质疏松是非常常见的老年的退行性疾病,可以相伴我们老年人的一生,与高血压、糖尿病是纳为一类的疾病。这类的疾病只能延缓,不能完全的根治,对于骨质疏松的治疗,一定要规范的去治疗。 在骨科或者是内分泌专科,进行根据骨质疏松严重程度,以及骨代谢指标的具体情况,进行专科的诊疗。
骨质疏松不能用治疗骨刺的药物。 骨刺是骨骼系统退行性的一种表现,常见于超过35岁的人,拍片可能会从诊断报告上看到有骨刺,但是骨刺并不是一种疾病,骨刺与全身性的退变,骨骼的退变以及钙的缺乏,有一定的相关性。骨刺本身并不是一种病理性的改变,除非骨刺产生了相应的临床症状,压迫了相应的软组织或者是神经。
脊柱侧弯术后背部僵硬要分成两个维度来看待。 一方面是手术区域,由于做了手术内固定,已经丧失了活动的单元僵硬,这时躯体会通过其他关节或脊柱节段,进行功能上的代偿。 另一方面是由于做完手术后疼痛,肌肉剥离后的费用性,也会造成一定的背部僵硬和不适,进行适度运动,增强脊柱的柔韧性,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僵硬感。
骨质疏松会引起一种全身性的骨痛。 如果是由于重度的骨质疏松引起了骨质疏松的骨折,会表现为具体部位的疼痛,比如脊柱压缩性骨折就会有腰背部的叩痛,如果发生髋部骨折,比如说股骨颈或者股骨粗隆间的骨折,会表现髋部活动受限和局部压痛。
年轻人极少发生骨质疏松,它的原因很多。 1、长期服用激素,形成了激素依赖,会发生激素相关的骨质疏松。 2、由于厌食或挑食,形成了饮食性的钙缺乏,也可能会引起骨质疏松。 3、由于遗传的因素,诊断为成骨不全症,会发生严重性的骨质疏松。 4、患有先天性的一型的糖尿病,或者是先天性的肾功能的不全。
脊柱侧弯目前已经成为各大三甲医院的一类较为常规的手术,随着治疗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我们现在借助OB导航、机器人等等,现在脊柱侧弯手术的成功率和把握度明显提高。 脊柱侧弯术后,一般2~3天即可下地,一周即可出院,2~3周即可恢复社会与家庭的一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