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临床症状。其病因多样,年轻人常常因为坐姿不良、长期低头等不良习惯导致。而中老年患者则更多是因为颈椎肌肉或关节韧带退变,以及长期不良坐姿引起的肌肉疼痛和痉挛。这些因素导致颈周和颈后肌肉张力不等,头部过度前倾,颈椎的平衡受到不均衡的改变。长期如此,颈椎静力平衡被打破,颈椎后方项韧带松弛,头部过度向前前屈,回弹力量下降。 此外,中老年人椎间盘退变,椎间盘本身前面厚后面薄,在长期不均应力作用下,高度差异变化,随着时间推移,也可能导致颈椎反弓。但颈椎反弓并不等于颈椎疾病的发生,所以不必过度担心。 然而,当X光片提示您的颈椎曲度变直时,需要更加呵护和爱护您的颈椎。
脊髓完全性损伤,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截瘫,是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非常不愿意面对的疾病。这种损伤表现为脊髓损伤平面以下完全瘫痪,即感觉和运动功能全部消失,导致大小便失禁,生活自理能力受到极大挑战。更重要的是,腰骶部感觉完全消失,患者无法控制大便和小便,性功能丧失。有时,这种损伤还会表现为痉挛性瘫痪,即损伤平面以下的肌张力非常高,腱反射亢进。对于高位脊髓损伤,甚至可能影响呼吸功能,引起肺炎或死亡。 然而,截瘫并非绝对,一般来说,胸段以下的损伤称为截瘫,而颈段脊髓损伤则称为四肢瘫。
落枕,也称为急性颈椎关节周围神经炎或肩颈部肌肉筋膜炎症,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疾病。 它通常由于颈肩部肌肉长期紧绷而引发,表现为早上起床时剧烈的肩颈部疼痛和不适,有时头部只能歪向一侧,活动受限,不能自由转动。这种情况可能与睡觉时枕头不适或睡眠姿势单一有关,也有些患者是因为睡觉时受到风寒引起的。大多数情况下,落枕不需要过度紧张,因为它通常可以在几日内自愈,尤其是当辅以外科药物或规范诊疗时。 尽管如此,落枕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年人发病率约为15%,而且一旦发生过落枕,1至5年内再次发生的可能性达到50%至85%。根据疾病轻重不同,恢复时间也不尽相同。如果尽早接受治疗,可以显著减轻颈部疼痛。对于没有自我缓解的个别患者,可以进行康复理疗,如热敷、针灸和适度按摩。但需注意,如果症状严重且颈椎神经压迫情况不明,应避免暴力正骨推拿,因为这可能导致颈椎关节损伤或神经损伤。在这种情况下,应尽早到医院接受专科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常常导致腿部麻痛。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突出的髓核本身可以对周围神经,也就是腰神经进行一定压迫,导致常见的坐骨神经放射性麻痛,这是机械压迫导致的。 同时,髓核是一个重要的免疫来源,它通过刺激体内炎症反应,导致炎症剧烈释放。同时释放的炎症因子可以去攻击周围神经,引起腿部疼痛。还有一部分椎间盘突出合并了腰椎管狭窄,相当于神经空间非常有限,也可以导致腿部的放射性疼痛。
腰椎间盘膨出是腰椎间盘突出中较轻的一种形式。 对于如何躺卧,最合适的是选择软硬适宜的床,以仰卧位为最佳,因为这样椎间盘的负荷最低。然而,我们不能总是保持仰卧位,翻身时,建议首先选择一个高度和软硬度都适宜的枕头,放在肩颈部。翻身时,再取一个枕头夹在膝关节和大腿内侧,这样可以保持脊柱中轴水平,同时让髋关节和膝关节保持一定的屈曲状态,使睡眠更舒适,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对患者的康复也有一定的帮助。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颈椎退行性疾病。对目前来说,要进行彻底逆转可能是不太现实的,我们可能需要调整心态,做到与病同在,与病共治。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多朋友长期低头伏案、低头玩手机等,近些年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相比50年前,近50年来这种发病的比例逐渐年轻化。但是,主要来门诊和主要需要手术、外科干预的患者,仍然是以中老年人群为主。正确的生活习惯、正确良好的坐姿、积极的肌肉训练、乐观的生活态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预防颈椎退变,对于颈椎病的发生和进一步恶化来说,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
脊髓灰质炎,也称为小儿麻痹症,是一种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具有极强的传染力。陈医生小时候吃过的糖丸就是用来预防这种疾病的。 一旦感染脊髓灰质炎,它可能会引起脊髓前角细胞的损伤。对于成年人来说,脊髓灰质炎还可能引起呼吸肌肉的迟缓性瘫痪,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颈椎病患者选择药物时需注意,千万切记不要乱用药物。由于每个人的个体差异非常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好,也没有所谓的最好、最快、最有效的药物。 因此,要牢记这个概念。对于非处方用药,应在医生的合理指导下,结合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适当用药可以明显改善颈椎病引起的症状。例如,神经根型颈椎病和交感型颈椎病的症状非常轻微,用药能够改善神经的刺激症状。脊髓型颈椎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使用活血通血管药物、中成药和神经营养药物来改善神经功能。在急性发作期,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和肌肉松弛药物来缓解症状。必要时,医生还会给予脱水和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不建议患者进行跑步锻炼。这是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症状,通常是由于神经炎症刺激或物理压迫导致的腰痛或下肢疼痛。 跑步时,双脚腾空,人体处于相对失重状态,腰椎相对不稳定。腾空落地的瞬间,脊柱稳定性减少,剪切力增加。因此,在急性期,患者应避免跑步锻炼,建议卧床休息。过了急性期,进入慢性期后,适度跑步以增加下肢肌肉力量是可以的,但急性期切勿进行跑步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康复期,建议进行腰背部肌肉锻炼。这是因为我们的脊柱除了骨骼和韧带外,还有包裹在周围的肌肉。只有增加脊柱的内在稳定性,才能让脊柱更为健康。例如,长期佩戴腰围的患者,腰背部肌肉可能会出现萎缩,因此更应该注意腰背部锻炼。最简单的锻炼方法包括躺在床上做拱桥和小燕飞等,这些方法都适合在家中进行。如果患者有余力且身体素质更好,可以尝试瑜伽、普拉提或太极拳等锻炼方式。此外,还可以通过平板支撑来锻炼腰腹部的核心肌群。这些方法都有助于锻炼腰背部肌肉。
做完颈椎后路手术后脖子可以扭动,但是也要看具体的手术方式。 1、如果是颈椎单开门的非融合手术,一定程度上鼓励患者扭动脖子来避免颈部肌肉僵硬。 2、如果是上颈椎的寰枢椎固定融合手术,可能需要长时间的颈托固定。 3、如果做颈椎后路的钉棒固定,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进行扭动,但是这种幅度可能不建议很大。
脊柱的退行性病变不能治愈。 脊柱的退行性改变是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变化的,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站立、行走和久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脊柱、韧带、小关节、椎间盘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一定的运动或微动,它们会发生相应的磨损和损耗,造成脊柱的退行性改变,而这种改变从目前的医疗水平来说很难逆转,只能尽可能延缓。
脊柱侧弯的危害主要与它的严重程度相关。 1、轻度的脊柱侧弯很多时候没有太多危害,轻度的肩背部不平往往可以通过运动锻炼进行矫正。 2、中度的脊柱侧弯会出现肩背部明显不平、隆起,整个身体失代偿、失平衡。 3、重度的脊柱侧弯往往可能会压迫脊髓神经,压迫心、肺,造成心肺功能以及神经功能损害。
核磁共振一定程度上能够区分骨质疏松和骨癌。 核磁共振是骨科常见的一种检查方式,对骨癌的鉴别,尤其是早期的骨癌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同时,对于严重的骨质疏松,在MRI上面也有相对特殊的影像学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骨质疏松目前的诊断金标准是双能x线,同时也需要结合抽血,进行骨的代谢和骨转化指标的监控。
脊柱稍侧弯不会影响做颈椎手术。 外科医生在做手术的时候,会进行体位和专业的调整,但是严重的脊柱侧弯,可能由于体位或者手术操作的影响,会影响做颈椎手术。但是,目前由于医疗条件和医疗技术的提升,很多这样的脊柱侧弯是可以完成颈椎手术的,各位朋友无需担心。
长期吃氨糖对骨质疏松没有好处。 氨基葡萄糖主要是预防和治疗全身各个部位的骨关节炎,包括膝关节、髋关节、脊椎、腕部等小关节的磨损,主要目的是让关节软骨进行修复和关节内润滑液的分泌。 随着年龄增加,人体内的氨基葡萄糖会逐渐开始缺乏,软骨的退化和磨损也会加重,但是氨基葡萄糖本身和骨质疏松没有相关性。
脊柱退行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要从发病机制上来考虑。 如果脊柱退变从小关节开始,会感觉到颈部酸胀,甚至在活动颈部时出现咔咔咔的关节碰撞声;如果是椎间盘发生了退变,突出压迫相应的神经或者脊髓,会产生相应神经根的放射性疼痛,或者脊髓的压迫症状。
脊柱侧弯成年后仍然会加重,主要与脊柱侧弯在未成年期的角度、程度相关。 据研究表明,大于20度的脊柱侧弯,到了成年期以后,每年会以0.1~0.2度,进行缓慢加重。如果脊柱侧弯大于40度,到了成年期会以每年0.4~0.8的角度慢慢增加。女性怀孕由于孕激素分泌增加,韧带、肌肉会发生松弛,脊柱侧弯也会加重。
脊柱退行性变的锻炼非常重要。 1、中老年人:积极的抗骨质疏松治疗,适宜均衡的膳食营养,适度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能让骨质更坚强,辅以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能让脊柱退变大大延缓。 2、年轻人:均衡膳食、适度体育锻炼,都能对脊柱退变有所帮助。在年轻时进行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可以使骨密度和关节强度有所增加。
颈椎后路手术一般都会嘱咐患者佩戴颈托,至于时间多久,要看具体的手术方式。 1、如果是椎管扩大成形的单开门手术,可以不戴颈托或者是戴一个月左右。 2、如果是颈椎后路的侧块螺钉或椎弓根螺钉置,一般时间是三个月。 3、如果是上颈椎,比如寰枢椎后路融合手术,可能会嘱咐患者至少戴三个月颈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