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后纵隔肿瘤不需要进行开胸手术,完全能够在腔镜下进行完成。 但是有少部分的后纵隔肿瘤,通常多见于神经源性肿瘤,如果生长到脊柱的椎间孔里去,这一类肿瘤需要合并脊柱、骨科手术联合进行处理,才能使肿瘤达到根治性切除的时候,就需要开胸进行根治性切除治疗。
纵隔肿瘤多大可以做微创手术,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而且不同的外科医生,因为手术技术、风险管控的能力、经验不同,适应症的范围也不一样。若是从剑突下进行腔镜手术,那么大一点的纵隔肿瘤也能进行根治性切除。 如果是经胸进行微创手术,切掉大的纵隔肿瘤以后,因为有肋骨的遮挡,需要做较大的口子才能把肿瘤取出。
小细胞肺癌术后基本要一直吃药。 小细胞肺癌的分期分为局限期和广泛期,当局限期病灶比较早的时候,1B期可以尝试手术根治,根治以后需要长期进行药物的术后辅助治疗。 大于1B期的这类小细胞肺癌更需要长期的药物维持治疗,从而能够达到肿瘤控制的目的。只有1B期以上的早期小细胞肺癌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食管癌会复发。 所有的癌症,从理论上来说都存在复发的风险,但是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是最佳的肿瘤治疗方案。当肿瘤越早被外科干预,进行根治性切除,那么复发的概率也越低,它的疗效也越好。 所以,治疗肿瘤的最佳方案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才能达到手术根治癌症的目的。
癌胚抗原高出正常值不一定是肺癌复发了。 癌胚抗原升高会有很多的原因,肿瘤负荷增加或叫肿瘤复发,有可能会导致癌胚抗原升高。吸烟、饮食,以及人体自身生理状态、内分泌的变化,也都可能导致癌胚抗原升高。 这就需要对癌胚抗原进行动态观察,不是说某一次的检测结果能够明确它对肿瘤的指导意义。
单纯的外科手术治疗只是一种局部治疗,不能达到根治晚期肺鳞癌的效果。 需要全身性治疗等综合手段,才能让肿瘤的预后达到最佳化,延长生存期,同时降低局部区域肿瘤的负荷。 通常可以选择比如新辅助治疗,化疗联合免疫,让肿瘤进行降期后再进行根治性手术,可能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
当肺部结节大于1公分时,那么它的恶性概率会增加,需要专业医生评估该类结节的良恶性概率,具体分为: 1、当恶性概率大于60%以上。建议进行直接手术切除,同时明确病理诊断,达到根治性治疗效果。 2、当肺部结节恶性概率低于30%。建议继续随访、观察动态CT以明确是否出现变化,再做进一步的判断和诊治。
肺鳞癌和肺腺癌哪个恶性程度更高,这是没有可比性的。 如果都是晚期的肺腺癌和肺鳞癌,它们的恶性程度都很高,但是腺癌相对于鳞癌来说的优势在于,腺癌可能会对靶向药物的有效人群更多,可能会多一个治疗手段,可能会有更好的预后。 肺鳞癌和肺腺癌这两大癌类,都是肺癌里非小细胞肺癌里最常见的两类癌。
良性肺结节有可能会转变成恶性,但是概率非常小。 一般来说,肺部结节的良恶性从它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当它是一个恶性征象的结节,它就会逐渐增大,发展成俗称的肺癌。 只有一些极端的情况下,比如得过肺结核的患者有陈旧性瘢痕,随着时间推移,陈旧性瘢痕在身体内形成了瘢痕癌,但是这类疾病的发生率非常低。
肺部结节多久复查一次,是根据肺部结节的特点决定的。 如果是高危的结节,比如大于8毫米的实性结节,建议至少在3个月内进行CT复查。 如果是磨玻璃影的,尤其是纯磨玻璃影的结节,结节也比较小,比如5毫米到1公分之间的这类结节,患者大可以安心,半年到一年进行复查即可。
有一些肺部结节可以自行消失。 这类结节主要是以炎性为表现的肺部结节,比如病毒感染引起的微小磨玻璃影像的结节,以及炎性结节通过正常的抗感染治疗,或人体自身的免疫力进行修复、吸收,这类结节可以缩小、消散直至消失。 但是需要警惕长期不消散的实性结节或混合型磨玻璃结节,它有一定的恶性风险。
肺腺癌吃靶向药的副作用主要有: 1、长皮疹。不管是EGFR的靶向药物,还是ALK的靶向药物,吃了肺癌的靶向药物以后,很多人会在皮肤、头皮、脸和面部等出现皮疹,甚至脱屑等严重情况。 2、肝酶。尤其是转氨酶的异常升高,这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如果转氨酶升高比较严重,甚至需要一些药物进行干预和治疗。
食管癌做微创手术能切干净。 有很多的循证医学也验证了,微创手术治疗和开放性、传统性的手术治疗食管癌,是能够达到一样的肿瘤学的根治性效果。 微创手术让患者的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而且目前的微创食管癌手术不单单是胸腔镜、腹腔镜的联合腔镜技术,现在还发展到了充气纵隔镜的微创术,使创伤更小。
肺部混合磨玻璃结节和多发结节的区别是: 肺部的混合型磨玻璃结节,是CT影像上表现为既有磨玻璃的成分,又有实性成分的这一类肺部结节。而多发肺部结节是指肺上有大于三枚以上的结节,可以存在于单肺叶,也可以存在于多肺叶的肺部结节。 一个是形态学上的描述性语言,另一个是形容在肺上发生结节的个数和位置很多。
出现了肺结节咳血,需要到医院做胸部CT检查。 若胸部CT发现肺部合并有肺部结节,这就更需要到专科医生处就医,让专科医生协助判断肺部结节是否和一些比较严重的肺部疾病相关,如中央型肺癌、肺部感染性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等,这类疾病都有可能会导致痰中带血或咯血症状的发生。
肺结节和饮食习惯是没有任何直接关系的。 肺部的结节多是因为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内,沉积在肺上,没有通过吸收、吞噬细胞吞噬或排出体外的生理过程残留在肺上的影像表现,或因为感染性疾病或恶性肿瘤在肺上的表现。 所有的这些诱因跟饮食、消化系统都是没有关系的,所以肺部结节不是吃出来的疾病。
肺部结节一直咳嗽不好是因为,这类结节多半是感染性病灶。 当患者有长期的咳嗽症状,CT发现肺部结节首先考虑是炎性结节,针对这类结节,建议使用一定的消炎药物,通过消炎药物治疗以后,如果症状缓解,再去复查CT。肺部结节出现了缩小、消散甚至消失,就说明之前的这类肺部结节是炎性结节。
混合型磨玻璃结节的恶性概率大。大部分混合型磨玻璃结节长期不消散的情况下,恶性的概率通常大于80%。 混合型磨玻璃结节在CT影像学的表现是,既有磨玻璃的成分,又有实性的成分。 遇到这一类的结节,需要高度重视,要专科医生进行科学、正确的判断,若考虑恶性,就应该尽早手术切除,达到根治的效果。
肺磨玻璃结节需要外科干预的情况,是考虑它为早期肺腺癌这种可能,早期肺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案是手术根治。 当多发肺部磨玻璃结节或手术不能完全切除干净,或患者心肺功能不能耐受手术等情况出现时,可以选择替代性治疗方案,即肺结节消融术,但消融术并不一定能够100%达到根治的效果。
只要能够进行手术根治的食管癌,都可以选择胸腔镜手术治疗。 当然,肿瘤的大小或和周围组织的粘连程度,不同的胸外科医生有不同的评价,技术好的胸外科医生可能可以完成几乎所有的食管癌根治性手术。 相对来说,经验不是那么丰富的胸外科医生,有可能会进行更容易切除的这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