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全生命周期的龋病及牙周病的预防及诊治。

牙龈炎是可以彻底治愈的,关键在于及时的处理和后期的维护。 牙龈炎主要是由牙菌斑和牙结石刺激牙龈导致的,只要把这些刺激物全部清除,牙齿就会得到健康。但要注意的是,治愈后如果放松了口腔健康,牙菌斑就会再次堆积到龈缘的位置和牙周袋的深部,牙龈炎就可能再次复发,就像衣服脏了,洗干净以后,不注意保养,那就会又变脏。另外,如果牙龈炎已经发展到牙龈增生的程度,可能还需要配合一些局部的用药甚至小手术。 只要根源上控制了牙菌斑,才能让牙龈炎得到有效控制。所以大家要及时进行专业的清洁,认真刷牙,防止复发。

牙周治疗能阻止牙龈进一步萎缩,但无法让已经萎缩的牙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牙龈萎缩通常由牙周病引起,牙周病导致牙龈发炎、牙槽骨吸收和牙龈退缩。牙周治疗的核心是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控制炎症,阻止牙槽骨继续破坏,减少牙槽骨进一步吸收。经过治疗后,牙龈萎缩能得到控制,不再继续加重。但大面积牙槽骨吸收导致的牙龈萎缩,已不能再长到原来的高度。 治疗后仍需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复查和预防性清洁术,以长期维持治疗效果,防止牙龈萎缩再次加重。若不注意防护,牙龈菌斑或牙结石再次堆积,炎症复发,牙龈萎缩会继续发展。

夜间磨牙可能会加重牙周病,因为睡着时磨牙过程中牙齿会受到非常大的咬合力,这种力量比平时吃饭时大得多。 牙周病患者的牙周组织已经有炎症,牙槽骨可能已经吸收了一些,牙齿的支撑组织本就变得不是那么强大,这时再受到磨牙的大力挤压,会让牙龈和牙槽骨承受额外的负担,加速牙槽骨的吸收。牙周病患者磨牙时间久了,牙齿会变得更加松动,牙龈萎缩更加严重,炎症更难控制。 如果有夜磨牙的情况,尤其是已经患有牙周病的人,可以找医生做个牙垫,一般推荐找修复科的医生做一个磨牙垫,睡觉时戴上磨牙垫能够减轻牙齿受到的压力,减少对牙周组织的刺激,帮助牙周恢复。同时也要积极治疗牙周病,双管齐下,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长期的牙龈炎可能发展成牙周病,这是非常需要注意的。 牙龈炎刚开始时只是牙龈发炎,病变还局限在外面的牙龈组织软组织,没有伤害到深层的牙槽骨。但是如果一直不处理,牙菌斑和牙石就会堆积得越来越多,伤害到包绕牙根周围的牙槽骨的组织。牙槽骨是支撑牙齿的,如果它萎缩,牙齿就不稳定,会松动,治疗起来就非常复杂了。 所以发现牙龈炎后应及时处理,认真刷牙,进行龈上洁治术,这样才能让小的炎症不要拖成大的问题。而且要养成6到12个月就进行一次口腔检查的习惯,让医生及早发现问题,来进行预防。

用电动牙刷会不会加重牙龈炎,主要看你怎么用。 电动牙刷的振动频率比普通的牙刷高很多,如果用得不对,确实有可能刺激到发炎的牙龈,让出血更明显,看起来更像是加重了牙龈炎。不过如果用的方法对的话,电动牙刷其实能更好地清理牙菌斑,有助于改善牙龈炎。另外,刷头的选择也很重要,牙龈炎患者最好是用软毛的刷头,避免硬毛对牙龈的刺激。如果已经有牙龈红肿出血,刚开始用电动牙刷可能真的有点不适,这是因为炎症本身导致的牙齿敏感,只要方法正确,坚持几天后通常会慢慢好转。 总之,电动牙刷本身不会加重牙周炎,关键是要会用它的使用方法,尽量用温和的振动模式来进行刷牙。

牙周病早期症状不算很明显,但只要留心观察,还是能发现一些信号,这也是为什么患者经常容易将牙周病耽误治疗最佳时机的原因。 首先,最常见的就是刷牙时的牙龈出血,因为很多人觉得是上火,其实可能是牙周病在提醒你。吃苹果、啃硬物的时候,食物上留下一些血印,这也是牙周炎的最早期症状。 其次,牙龈的颜色也会发生变化,健康的牙龈是淡粉色的,发炎后的牙龈看着变红甚至变暗红色,而且肿胀起来,看起来是鼓鼓的、亮亮的,用手轻轻碰一下,可能还会有疼痛感。有些人为了避开这种疼痛,刷牙的时候就故意避开这些红肿的地方,而且非常轻地刷牙,甚至不刷这些位置,结果就是细菌堆积得越来越多,加重牙周病。 此外,还有人会觉得口气变重,就算刷了牙也很难消除,可能是因为牙周里细菌的滋生产生的代谢物,代谢物会散发出一种异味,让你有口臭的现象。 另外,早上起来感觉嘴里发黏,牙齿之间好像塞着东西,也是牙周炎的早期表现。 这些症状可能时好时坏,就非常容易让人忽略,所以如果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最好及时去检查。

牙周炎有可能导致牙龈萎缩,因为深层的牙槽骨吸收了,所以外面这层牙龈的软组织就跟着萎缩了。 牙周炎是怎么得的?它是一个慢性炎症,长期的是因为牙齿的菌斑和牙结石的刺激导致的。炎症破坏到了牙槽骨和牙龈,首先表现为牙龈出血红肿,然后形成了深的牙周袋,就像衣服的口袋一样,细菌就从牙周的口袋里面进一步侵入,导致牙槽骨的吸收。牙槽骨一旦吸收之后,失去支撑的牙龈就会逐渐向根方退缩,表现出来牙根暴露、牙缝增大。这种牙周炎引起的牙龈萎缩,往往会伴随着牙齿一二三度不等的松动程度,而且是多个牙齿同时出现。不过并非所有的牙龈萎缩都是由牙周炎引起的,比如说刷牙方式不当、牙齿排列不整齐、长期的咬合创伤等等,也可以引起牙龈萎缩。 如果发现牙龈萎缩,应及时检查是否有牙周炎,尽量通过洗牙、洁治、龈下刮治等治疗方式,控制炎症,防止牙龈退缩进一步发展。

牙髓炎疼起来确实难受,临时可以试试以下的办法进行缓解。 首先,试试改变姿势,如果躺下疼得厉害,就坐起来或者半靠着,头部稍微抬高,能减缓牙髓的压力,可能会舒服一点。 其次,用温盐水漱口,一杯温水里面加入小半勺的盐,搅拌均匀后含在嘴里漱口,能暂时地缓解一点疼痛,注意不要用太烫或太冰的水,避免刺激牙髓发炎更加严重。 如果疼得特别厉害,家里有止痛药的话,可以按说明书吃一片,能暂时地止止疼痛,但要注意,止痛药只是临时的管用,不能根本的治疗牙齿的问题。 这些办法都是应急办法,想要彻底地解决,还得去医院进行处理。

种牙后邻牙一般不会受影响,这也是种植牙的优势。 种植牙是在缺牙的位置,在牙槽骨里面种一个种植体,不需要依靠旁边的牙齿支撑。和邻牙之间是有正常的间隙的,就像原本的牙齿一样独立存在。只要手术时位置和角度合适,种植体不会挤压到旁边的牙齿,也不会被旁边的牙齿挤压。但是如果手术操作不当,比如种植体位置太靠近邻牙,可能会压迫邻牙的牙根或邻牙的牙槽骨。时间长了,邻牙就可能出现疼痛和松动。另外,种植牙如果清洁不到位,邻牙和种植牙之间的缝隙容易堆积食物残渣,可能引起邻牙的牙龈发炎,甚至出现蛀牙。 所以选择技术好的医生很重要,能够保证种植体位置合适。种植后要认真清洁,用牙线或冲牙器清洁牙缝,定期检查也很重要。

乳牙的牙髓炎必须治疗,大家不要觉得乳牙迟早要换就不用管。 乳牙虽然会被恒牙替换,但是如果牙髓炎不处理,疼起来会让孩子哭闹不止,不敢吃东西,影响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而且炎症可能往牙根外面扩散,导致牙龈位置会出一个脓包,甚至影响到乳牙下面的恒牙的牙胚。影响到恒牙的牙胚以后,新牙长出来的位置就可能不好,或者发育得不好。 另外,长期用没发炎的一侧牙齿吃饭,孩子的面部发育是不对称的。乳牙坏得太厉害,早早拔掉了的,可能就会出现一个空隙,又没有长出来恒牙,等到长恒牙的时候,空隙可能已经不应该在这位置,长的恒牙给占据了,就会发生牙齿排列不齐。 乳牙有问题要早点处理,孩子少遭罪,也能避免后续的恒牙发生一系列问题。别等孩子疼得受不了了,才去医院,那个时候治疗起来就更复杂。

牙髓炎治疗后,牙齿确实可能会变得脆一些,这和治疗过程是有直接关系的。 治疗牙髓炎通常需要清除牙齿内部发炎的牙髓,根管内有牙髓神经,首先要把这些清除掉。清除掉后,还需要干燥。牙齿失去了牙髓以后,它就变得脆弱,因为没有了血液的供应和营养。而且治疗的时候,通常要磨除一些牙体组织,要把上部的髓顶揭开,牙齿本身的结构其实也变得脆弱了。这种情况下,牙齿在咬硬东西的时候,就非常容易出现裂纹甚至折断,尤其是在后牙,咀嚼能力大的区域,承担的咀嚼力越大,咬碎的可能性风险越高。不过也不用太担心,医生会想办法保护牙齿。治疗后医生一般会建议做牙冠,这个牙冠我们说的牙套,把牙齿整个包起来,就像给牙齿加了一层保护壳。它能有效地防止牙齿变脆后出现咬裂的问题。 总的来说,治疗后的牙齿确实会有一定程度的变脆,但只要做好保护,依然能够正常使用很久。

牙髓炎很多时候是蛀牙引起的,但也不全是蛀牙引起的。 蛀牙其实就是龋齿,是牙齿上面被细菌蛀出了一个洞。如果蛀牙初期没有及时地修补,细菌就会慢慢地向牙齿深处钻,通过了牙釉质,又到了中间黄色的牙本质,最后侵犯到了内部的牙髓神经。牙髓里面有丰富的神经血管,被细菌感染后就会发炎。急性的牙髓炎就会出现剧烈的疼痛,甚至晚上疼得更厉害,疼起来很要命,就是急性牙髓炎。不过除了蛀牙,其他的情况也可能引发牙髓炎,比如说牙齿受到了外伤的撞击,被异物咬到的时候,出现了一些根折、冠折或者是隐裂纹,细菌就可以通过这些隐裂纹进入到中间牙齿的内部,导致牙髓的发炎。还有些人的牙齿磨损得非常重,夜磨牙或者是咬合习惯不好,牙齿磨得越来越短,导致牙本质的暴露,外界刺激长期地作用在牙本质上,也可能让牙髓发炎。所以蛀牙、龋齿是引起牙髓炎的常见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 如果蛀牙就要进行早期的充填,平时要注意保护牙齿,不要咀嚼特别硬的食物,就是咬一些坚果类的核等等,防止发生牙隐裂,减少牙髓炎的发生。

种牙后能不能吃硬东西,要看恢复的阶段和牙齿的情况。 术后三个月,尽量的避免种牙侧咀嚼,这时候种植体和骨头还没有完全的结合得非常牢固,咬硬食物的时候就会刺激到伤口,容易引起疼痛和肿胀,甚至还会影响种进去的牙根的一个稳定性。等完全恢复后,种植体和牙槽骨结合得好了,长稳了,能够适当地吃一些硬东西,但是也不能像用自己的天然牙那样随意。长期咬太硬的东西可能会让牙冠裂开,或者让种植体受力过大,影响使用寿命。 平时吃东西的时候,尽量用两侧牙齿交替咀嚼,避免单侧用力过大。只要注意这些,种植牙基本上能够满足日常的饮食需求。

儿童也可能得牙周病,只是和成年人的表现不太一样。小孩子最常见的是牙周病里的牙龈炎,而大人容易得的是牙周病里的牙周炎。 例如,如果小孩子刷牙不认真,牙齿上堆积的菌斑比较多,牙龈会出现红肿,刷牙时会出现出血的情况,这其实是牙周病的早期表现。如果不及时处理,它就可能进一步加重。还有一种叫青春期龈炎,换牙期或青春期非常容易出现牙龈出血的情况。这个时候孩子体内的激素是有变化的,牙龈对细菌的反应就变得更加敏感,哪怕只有一点牙菌斑,也可能让牙龈肿得非常厉害,甚至出现牙龈增生。另外,还有一些孩子牙齿排列不齐,或者有蛀牙龋齿,没有及时补,没有及时治疗,食物残渣就更容易藏在牙缝里,时间长了也会刺激牙周组织。 家长平时要多留意,孩子刷牙时有没有出血,牙龈是不是非常红肿,教会孩子正确的刷牙方法,少吃甜食,餐后漱口,而且要6个月带孩子进行一次检查牙齿的好习惯,才能有效地预防儿童的牙周以及龋病问题。

种植牙后有几个注意事项,能够帮助恢复和延长种植牙的使用寿命。 刚做完手术的前几天,伤口可能会肿或者是轻微的出血,这时候别用手术这侧来吃东西,也别频繁的吐口水,或者是吸吮牙齿,避免刺激伤口引起出血。做完手术的48小时之内,是可以冰敷肿胀的部位的,每次敷10~15分钟,然后可以减轻不适感。平时要像爱护自己的牙齿一样,清洁种植牙,每天早上刷牙,晚上刷牙,用软毛牙刷来轻轻地刷种植牙的周围,也别忘了给种植牙用牙线、冲牙器来清理牙缝,防止食物残渣堆积,引发种植体周围炎。恢复后也不要用种植牙咬太硬的东西,比如说冰块、硬的坚果,牙冠的种植体一般是全瓷材料的,容易咬劈裂受损伤。 另外要定期地去医院复查,医生会检查种植体的情况,及时地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说出现松动或者炎症。定期一般建议是一年进行一次定期检查,如果种植牙周围出现一些持续的疼痛肿胀,或者牙冠松动的话,要赶紧去看医生,别自己去处理。做好这些种植牙才能用得更久。

种植牙的使用寿命不是固定的,受几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种植体的质量和材质,现在常用的钛合金种植体,稳定性好,和牙槽骨结合得非常牢固,基础好自然更耐用。如果材料质量差,可能会用几年就出现松动。 其次,要看手术做得怎么样,医生技术好,种植体的位置角度合适,和周围的组织结合得紧密,后期出现问题的概率就小。如果手术时的位置不对,或者是有一定的偏斜,在咬合的时候受力不均,就会缩短种植牙的使用寿命。 最重要的还是后期的维护,种植牙虽然不怕蛀牙虫蛀,但是周围的牙龈还是会发炎的。如果不认真刷牙用牙线,食物残渣堆积后,还会引起牙龈的退缩,那么种植体失去了支撑,就容易松动了。平时咬硬东西的时候,如果还是用牙齿来咬坚果开酒瓶,可能让种植体周围的牙槽骨退缩,它就会慢慢的松动。 另外,全身的健康也有影响,有糖尿病骨质疏松的病人,骨头愈合的能力差,种植牙可能用的时间就短。只要维护得当,很多人的种植牙都能用10年以上,甚至终身。

牙髓炎治疗后是否能做种植牙,要看原来的牙齿是否还能保留。 如果牙髓炎治疗后,牙齿保存得很好,没有松动,能够正常吃东西、咀嚼,一般是不需要做种植牙的,毕竟自己的牙齿经过治疗后还存在,还可以用很长时间。但是如果牙髓炎太严重,治疗后牙齿还是保不住,不得不拔掉这颗牙齿,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考虑后期的种植牙。医生会检查牙槽骨的条件,比如说宽度、厚度、高度,是否符合种植的要求,然后在种植的假牙上,再安装一个种植的全瓷的冠,这样的话,一个种植的过程就完成了。 所以牙髓炎治疗是否需要做种植牙,取决于这颗牙齿还能不能留,能留的话,就尽量地留住自己的天然牙根,不用种植,如果留不住就要拔掉天然牙根,进行择期种植。

智齿发炎可能引起牙周问题,尤其是位置长得不好的智齿,我们称之为阻生齿。 智齿大多数长在口腔的最后面,即最后一颗牙的位置。在刷牙时,很难刷到这个位置。如果智齿长得歪,或者只长出一半或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它的周围就会形成一个很大的缝隙,这个缝隙称为盲袋。食物残渣和细菌很容易藏在盲袋里,时间长了就会导致牙龈发炎,形成智齿冠周炎。这种炎症如果反复出现,会刺激周围的牙周组织,导致红肿、出血,甚至脸部肿大,还有可能引发淋巴结的发炎和肿胀。如果智齿经常发炎,或者已经影响到旁边的牙齿,尤其是智齿倾斜影响到前面的牙齿,建议最好及时拔掉智齿。 平时在早晚刷牙时,要特别留意智齿的位置,多停留一下,进行彻底清洁,并用牙线清理牙缝,以减少牙齿和智齿的炎症问题。

刷牙太用力可以导致牙龈萎缩。 牙龈和牙齿交界处非常薄且脆弱,刷牙用力过大,牙刷反复刺激牙龈,长期会导致损伤,牙龈退缩,牙根暴露,表现为牙龈萎缩。用力过猛还可能损伤牙釉质,出现楔状缺损,导致牙齿敏感。楔状缺损并非牙龈萎缩,而是牙釉质损伤。 出现牙龈萎缩应及时就医,排除牙周疾病等其他原因,并调整刷牙习惯,防止加重。

刷牙时牙龈出血,很可能是牙龈炎,但也不一定全是牙龈炎。 牙龈炎最常见的表现是刷牙出血,牙菌斑堆积在牙龈缘,刺激牙龈发炎,导致牙龈红肿脆弱,稍微一碰就容易出血。这种情况持续时间长,基本上是牙龈炎的信号。不过,还有一些情况也会导致出血,比如刷牙太用力、用硬毛牙刷横着猛刷,可能会直接损伤牙龈,造成出血,这是机械摩擦所致,不是炎症导致的。另外,牙周病的早期、维生素缺乏,甚至一些全身系统性疾病,也可能在刷牙时表现出牙龈出血。 如果只是偶尔一次出血,换一个软毛牙刷,轻轻刷几天可能就好了。但如果经常出血,尤其是牙龈还特别肿,那大概率就是牙龈炎,建议就医检查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