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高跟鞋的发明,对于女性曲线的改变是非常大的。 长期穿高跟鞋是很多女性产生腰背痛的隐形杀手。高跟鞋会改变女性的体态,使得骨盆前倾,腰椎会过度前凸增加,这时候会增加我们腰部的肌肉的压力和张力。为了保护这种平衡,女性在穿高跟鞋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挺胸收腹,这也会导致我们腰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容易引起腰肌劳损。 同时高跟鞋也会引起下肢的血液循环不畅,增加脚部和腿部的负荷,导致下肢的疲劳和水肿。长期的穿高跟鞋还能导致我们的拇外翻,导致足趾的变形,进一步影响了我们身体的平衡和姿态。 所以我们女性同胞,一定程度上,可能要减少穿高跟鞋的时间,或者是高跟鞋的高度一定要适中,或者是一定要选用舒服的高跟鞋,最好高度不建议超过5公分。如果您的工作实在是必须要穿高跟鞋,也建议在休息的时候将你的双脚抬高,缓解一下下肢的疲劳,同时也建议您增加腰背部肌肉的锻炼,增强腰部的支撑力,减少高跟鞋对我们腰背肌的损害和影响。
预防脊柱退变,做操是一个好方法。今天想跟大家介绍几个比较简单易学的脊柱保健操。其实网上有很多种方法,但陈医生认为,太繁琐或太难的可能我们的朋友也未必能马上掌握。今天我跟大家介绍两个: 一个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小燕飞,即俯卧时头部和四肢尽量向上抬起,形成一个优美的弧线,可以锻炼脊柱后部的肌肉,同时缓解腰部紧张,像小燕子在空中飞翔。 另外一个是陈医生非常推荐的拱桥,您平躺在这里,以肩膀为着力点将臀部和腰部抬起,拱桥的难度比小燕飞简单。 如果您是初学者,建议先从拱桥开始训练,一定程度后再过渡到小燕飞。其实,什么样的动作都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您是否能够持之以恒,坚持锻炼腰背部的肌肉。
更年期的女性朋友,心理上会发生变化,如同一场心灵风暴,对脊柱健康也会产生影响。 情绪波动,如焦虑、抑郁,会导致肌肉紧张,背部肌肉像绷紧的橡皮筋一样,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会使脊柱周围肌肉僵硬,增加脊柱负担。心理压力大还会影响睡眠质量,睡眠不足让身体疲劳,得不到充分恢复,脊柱疼痛和不适感更明显。如同一台机器长期超负荷运转且得不到保养,肯定会出现问题。 因此,更年期妇女的心理变化和脊柱健康是相互关联的,需要通过心理、心态上的调整,如倾诉、冥想、瑜伽等,缓解压力,放松心情,从而减少脊柱负荷,促进身体健康。
人老骨松是一个自然规律,然而治疗是非常关键的。 很多人认为人老了,骨质疏松是自然规律,这种治疗没什么用,别去管它了。其实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骨量的丢失,减少骨量丢失以后,也可以很好地缓解腰背疼痛的症状,提高您的生活质量,预防骨折的发生。 陈医生有一位老患者了,是一名80岁的王奶奶,她患有骨质疏松多年,也是我门诊的老朋友了。一开始的时候,骨质疏松后进行了微创手术,同时在手术后进行规范地骨质疏松的治疗,补钙、维生素D、抗骨质疏松的药物。经过了2~3年缓慢地治疗,她的骨密度从原来的-4.0,到现在的-2.5,而且腰背疼痛的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能够自己去买菜、跳舞、散步,生活质量得到极大的改善。 所以从治疗的角度来说,无论何时抗骨质疏松都不晚,治疗肯定比不治要好,早治肯定比晚治要好。并不是说年纪大了就放弃了抗骨质疏松治疗,这是大错特错的。希望您积极有效地采取相关的措施,我们一起去战胜骨质疏松症。
治疗骨质疏松其实是一场马拉松。很多人觉得治疗骨质疏松不需要长期的用药,症状缓解了、做完微创手术后就不管了,这种观点不可取。 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慢性的代谢性疾病,跟我们的高血压、糖尿病相似,可能会伴随一生。而且骨代谢到年纪大的时候会非常缓慢,骨量的改变也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显现出来的,往往需要1年、甚至5年、10年、甚至一辈子,这样一场长期的马拉松竞赛。 我的一位患者是一位近70岁的陈大爷,他抗骨质疏松半年以后觉得症状有所缓解了,也没跟我们沟通就停药了。其实都给他进行了非常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结果半年后,又来了,又骨折了。 所以说,防止骨质疏松除了补充我们的钙和维生素、改善我们的生活习惯,抗骨质疏松药物的选择也是有考量的,需要在医生的帮助下选择有效、安全、便利、经济,也包括依从性良好的药物。因此,抗骨质疏松药物需要长期坚持,不要随便停药,不要随便的停药。这场马拉松,陈医生会跟您一起进行到底。
虽然脊柱微创手术需要用到一些先进的仪器和设备,但其实它总体费用并不是一定高于传统的开放手术。 由于微创手术的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也少,患者住院时间和康复周期大大地缩短。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在减少我们的医疗花费。这也是国家非常倡导和引导我们尽量以微创的手术方式来帮助老百姓解决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可以极大地缩减医疗资源的一个消耗。比如我们传统手术可能前后加起来要两周左右的时间,但是微创手术前后加起来一周的时间都不到。 您说说,是不是节省了您的住院费用,减少了您的时间成本,也减少了您和家属自己工作所需要耽误的时间成本。
促进孩子长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保证孩子摄入均衡的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等食物,牛奶、鸡蛋、鱼类、豆制品都是很好的选择。 其次,要保证孩子们充足的睡眠,专家建议每天的睡眠时间对于青少年来说不要少于8个小时,睡眠时生长激素才会悄悄地分泌,是分泌的黄金时期。如果孩子睡眠不足,生长激素自然会减少分泌,最终可能会影响身高。 再次,要鼓励孩子们多进行户外运动,不要总是宅在家里,跑步、跳绳、投篮、游泳,这些方式都是可以促进生长激素分泌的,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建议每天坚持30分钟的户外运动,对孩子的身高发育有很好的帮助。 此外,也要注意孩子生理、心理健康,避免因为身高的原因造成的压力和焦虑。如果孩子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也会影响生长发育,生长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身高。 所以,孩子家长和孩子们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创造良好的生长发育的环境,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长高、健康发育。
在陈医生的门诊上,经常会遇到一些患者朋友,他们确实需要进行长期坚持有效的腰背部肌肉的锻炼。 在门诊的时候,陈医生也会教他们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并叮嘱他们回去一定要坚持锻炼。陈医生希望患者坚持1个月、3个月、6个月,坚持下去可能会有所收获。 但是,陈医生也有过电话随访和私下了解,发现很多人出了门诊后很难进行有效的锻炼。陈医生想跟大家分享,每个人都有懒惰的人性,这是很正常的,是人皆有之的。对于患者朋友来说,锻炼腰背部肌肉是必须的。陈医生建议做到两点:规划和奖励。规划是给自己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长期的锻炼模式,并按照计划逐一完成。当完成一项锻炼计划时,可以尝试给自己一个小礼物,比如一顿美食或一件开心的事情,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把锻炼当成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抗懒惰的人性,养成良好锻炼习惯。
接下来,陈医生想跟大家说一说脊柱检查的流程。脊柱的检查流程就相当于给我们的脊柱做一次全面的体检。 首先,医生可能先进行简单的体格检查,观察一下脊柱的形态和活动度,给脊柱做一个初步的初筛和初步检查。 然后根据初步检查的结果,会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方法,比如X光、CT、MRI等,给脊柱做一个深度的检查。 最后,我会根据这些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合您的症状和病史,做出一个初步的诊断。那么,给你的脊柱健康做一个评估。 如果在体格检查过程中,我发现了您有脊柱侧弯,这时候我首先可能会建议您先做X光的检查,看看我们整个躯干的平衡和躯干偏斜。如果怀疑有脊髓的压迫,可能我会更倾向于您去做MRI,以了解我们的椎间盘或者是骨质的增生,对于神经脊髓的关系和压迫。 所以说,建立脊柱检查的流程是由浅入深,那么我们会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检验检查方法,确保安全和准确性。
陈医生加入我们的骨科学习,一晃有将近12年到13年了。学习成长其实是缓慢的,但回首看来,这个过程中既有专业能力的提高,也有学术能力的加强。 我觉得一定要在早期有一个很好的职业规划。我在实习时觉得对骨科,尤其是脊柱骨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未来的硕士和博士生涯里,尤其是对脊柱侧弯、脊柱畸形有浓厚的兴趣。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原来的大刀阔斧的脊柱外科也越来越精细化、精准化、微创化。陈医生参加工作后,也对脊柱微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学习理论和实践,能够服务更多的患者,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我们现在的教学是医教研三位一体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通过跟本科生、研究生、甚至进修生进行相关专业的讲述,也让我自己学有所长。只有教学相长,才能久久为功。 当我成为一名职业的骨科医生后,我愿意为这种事业终身奋斗,希望能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
很多人认为骨质疏松症一定会伴随着腰腿疼痛,如果没有这些症状,往往就不用担心,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骨质疏松症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我们常常说它像一个隐秘的杀手,很多时候人们是在骨折之后才发现自己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 例如一位60岁的张阿姨,陈医生的病人,平时身体都好得很,也没有腰腿痛,再有一次轻微的摔倒后,竟发生了髋部的骨折。检查后发现,她已经有严重的骨质疏松,骨密度已经严重低于正常的水平。 因此不能单纯地根据是否有腰腿痛而评判是否有骨质疏松。50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女性,定期进行骨密度和骨代谢的检查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建议是每年或每半年进行一次,这样以便更早地发现和预防。
朋友们,我们今天来聊一聊骨科医学生临床实习的收获。骨科医学生在临床实习中能够获得很多宝贵的收获和财富。陈医生作为一个高年级的主治医生,也特别喜欢进行实习生的带教,很想把自己的所学所得跟大家进行分享。 陈医生在十几年前还是一名实习医生的时候,对骨科手术、骨科学科有很多浓厚的兴趣,小到骨折的复位,大到去做一台脊柱侧弯的手术或者是关节的置换,参与其中。通过观摩或者是亲身的实践这些手术或者操作,能够了解到这些手术的步骤,更重要的是培训了这种临床的思维,并且建立了跟患者沟通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也懂得了如何进行一个团队合作。 我非常记得,当我还是一个实习同学的时候,我参与了一台非常复杂的脊柱骨折的手术,本来是想着可能手术很顺利,但是手术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意外的情况,当时我和我的主刀老师一起沉着冷静地去面对这些事情,最终也将这台手术完美地克服了。这场经历让我感觉到印象非常深刻,也坚定了以后我要从事一名骨科医生的这样的一个打算。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精湛的团队配合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财富。就像我们前辈告诉我们的一样,每一次手术和操作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次成长,而每一次挑战都是不可多得的学习。
腰椎管狭窄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疾病,其一个非常特异的表现是间歇性跛行。患者常常在行走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单个腿或双腿的放射性麻木、胀痛和疲乏。对于轻度腰椎管狭窄,建议患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然而,当患者出现明显的腰痛、下肢疼痛和神经源性跛行等症状,且保守治疗无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或工作质量时,就需要手术干预。治疗的目的在于解除压迫,现在的治疗方法包括通过微创内镜手术,有时只需开1到2个小洞就能解除患者神经的压迫。如果患者同时合并脊柱滑脱不稳,可能需要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后,往往还需要结合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物、肌肉松弛药物和镇痛药物等。一旦出现严重的腰椎管狭窄,这通常意味着脊髓神经已经达到一定的不耐受情况,需要进行积极的干预和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问题,也是普通民众非常关注的话题。从病因来看,最常见的可能是先天性或遗传性因素,这与每个人的腰椎状况有关,有的人天生腰椎条件好,有的人则不然,这与每个人的运动能力有一定相关性。然而,对于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来说,更多的是由于机械性压迫、炎症刺激和脊柱退变等因素,比如长期低头、弯腰、负重和久坐的人群,他们的发病概率会显著增加。 年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会逐渐退变,纤维环和髓核的水分含量逐渐下降,导致髓核和纤维环失去弹性,从而容易引发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突出。此外,有些患者是因为运动创伤导致的创伤性椎间盘突出。对于部分患者来说,怀孕中期或妊娠后期,以及生完孩子后,由于孕激素的分泌导致韧带松弛,腰骶部压力增大,更容易发生或加重椎间盘突出。还有一些患者则是因为腰椎发育异常的先天性疾病,这也是造成椎间盘突出的常见原因之一。
腰椎间盘突出这个疾病,由于个体差异的问题,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首先应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尤其是对于症状轻、病程短的患者,建议选用非手术治疗,包括生活方式的管理、物理治疗和药物选择等。然而,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酌情考虑进行脊柱的微创治疗方式,尤其是近年来脊柱微创治疗方式日新月异、进步很快,包括经皮微创消融、经皮脊柱内镜等。对于部分非常严重的患者,如果微创方式减压或治疗存在困难,或者患者椎体存在滑脱不稳,这时可以考虑微创的开放手术。但对于绝大多数初次发作且症状轻的患者,建议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关于倒走是否可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问题,国际上并没有给出正面的回应,我个人也持反对态度。实际上,锻炼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没有必要选择倒走。 首先,倒走缺乏官方的科学依据来证明其有明显的优势。 其次,许多中老年人的平衡力已经有所下降,如果倒着走时摔倒,可能会导致骨折或软组织损伤,这样的后果会更严重。 第三,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文献或专家共识支持倒走作为一种治疗方式。 因此,陈医生在这里并不支持使用倒走作为椎间盘突出的康复锻炼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尤其是游离的髓核或重度腰椎间盘突出,会压迫神经,引起下肢麻木和疼痛,甚至更严重的可能导致马尾综合征,表现为大小便失禁和性功能障碍。 对于急性严重的游离椎间盘突出,通常需要外科治疗。内科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症状,但效果并不明显。通过微创的经皮内镜或显微镜手术摘除突出的椎间盘,可以缓解神经压迫、减轻神经水肿和神经炎症刺激,从而往往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属于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范畴。它主要表现为骶髂关节和脊柱,包括周围关节的病变,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强直性脊柱炎具有家族遗传性,但遗传方式复杂,是一种多基因、多模式、多重调节的疾病。研究表明,该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但并非一对一的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模式。如果一级亲属中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其后代的发生率可达30%。 需要强调的是,HLAB27基因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率有高度相关性,但并非一一对应关系。也就是说,有HLAB27阳性的人并不一定都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同时,也有一小部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HLAB27基因是阴性的。
腰椎间盘膨出是腰椎间盘突出的一种轻微类型,属于广泛诊断中的一个分类。实际上,腰椎间盘膨出很多时候并不会引起症状,因为它与神经之间还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然而,如果这种膨出释放了炎症因子,这些因子可能会攻击周围的神经或中枢神经,尤其是对腰椎来说,主要是周围神经。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引起症状。如果没有引起症状,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建议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加强腰背部的锻炼,这样往往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即使引起了一定症状,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通过保守治疗,往往能够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椎间盘膨出是椎间盘突出病变中最轻微的一种,但由于个体差异较大,治疗用药并没有绝对的最佳或最快方法。然而,大多数椎间盘膨出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常见的非手术治疗包括中医中药、康复、针灸以及一定程度的按摩等。 对于有症状的膨出患者,临床上建议可以适度服用一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药,并辅以脱水剂和糖皮质激素的短期使用,这些方法往往能够达到较好的临床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