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躺卧来缓解。 患者常会出现急性腰腿痛,并且往往处于一种强迫体位。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应避免进行康复锻炼,而是建议进行卧床休息,因为身体具有自我修复和调理功能。建议卧床时床垫或床板软硬适中,在床上可以进行翻身或体位变化。如果需要下地,如去洗手间或拿手机、拿水等,也不是绝对不可以,但此时应辅以腰围进行保护。这样做的目的是,在急性椎间盘突出时给腰椎提供固定和保护,因为只有固定和保护腰椎,才能减少炎症刺激,减轻局部神经水肿。 通过恰当的治疗,大约80%到90%的腰椎间盘突出轻症患者都可以达到治愈。
大部分颈椎病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来控制症状、减少复发并提高生活质量,常见的方法包括物理疗法、运动疗法和药物支持。 对于少数严重压迫神经或脊髓的患者,则需要外科手术干预。如果患者出现头痛、颈痛等症状,不必过于担心,可以通过服用非甾体镇痛药物或解痉止痛药物来缓解症状。我们的传统医学,如推拿、按摩、针灸和牵引,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帮助缓解症状,但具体方法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在急性期,如果颈部疼痛不适、上肢麻痛难忍,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康复,避免刺激头部和颈部,并及时就医。
很多人提起腰椎间盘突出,认为治疗方式无非就是康复锻炼或手术。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慢性进展的疾病。有的人可能在某个阶段治愈了椎间盘问题,但过一段时间可能会复发。 因此,腰椎间盘突出是一场持久战。对于日常生活管理来说,正确的生活方式、工作习惯以及能否长期坚持腰背部肌肉锻炼,对于疾病的预防和康复都非常重要。对于早期患者,进行日常生活的管理也能明显减轻临床症状。 所以,预防胜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可能是一个需要长期攻克的持久战。
脊髓炎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神经内科疾病。部分患者能够治愈,但对于一些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患者,预后与病情密切相关,并且取决于累及脊髓的节段数。如果发病时没有得到及时的干预,预后通常较差。 然而,对于轻中度患者,如果能够及时进行干预,如大剂量激素冲击、免疫球蛋白应用以及辅以营养神经药物,往往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恢复。 因此,脊髓炎是一种紧急病症,一旦发生,需要进行紧急干预和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在不同患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比如病情轻重、是否首次发作或复发,以及椎管状况等。尽管如此,恰当选择药物能够显著缩短病程并缓解症状。常见的药物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非甾体抗炎镇痛药,这类药并非抗生素,而是常见的消炎镇痛药,例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和塞来昔布等。 第二种是肌肉松弛药。由于神经受刺激后常伴随骨骼肌痉挛,形成肌肉紧张疼痛的恶性循环,使用肌肉松弛药能够帮助缓解症状。此外,辅以脱水药和适量的激素也能极大改善症状。
当颈椎病导致椎间盘突出或黄韧带增厚,压迫神经时,常表现为神经受刺激的症状。 例如,周围神经受刺激时,会出现神经根型颈椎病,表现为支配区域的麻木、疼痛,甚至长期压迫刺激神经,可导致相应肌群无力和感觉障碍。然而,也有部分椎间盘突出或黄韧带增生,甚至骨质增生压迫中枢神经,表现为颈脊髓压迫。这时,患者会表现为下肢麻木、沉重、行走无力、踩棉花感,上肢精细动作的活动性和灵活性下降,如抓筷子、抓勺子不稳,写字歪歪扭扭,系扣子感觉比平时慢。这些都是颈脊髓中枢神经受压迫的表现。 此外,一些患者还会出现胸部和腹部的束带感,感觉像是被皮带或绳子勒住,这也是中枢脊髓受压迫的常见症状。
颈椎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主要由颈部肌肉和骨骼问题引起。它通常是由于颈部肌肉慢性劳损、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变以及小关节增生不稳等因素刺激神经所致。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局部疼痛:表现为钝痛或隐痛,比较局限,多由颈椎小关节紊乱和颈部肌肉失平衡引起,常在晨起时出现,与不当睡姿有关。 2. 放射性疼痛:多为刺痛或放电样疼痛,伴有上肢麻木感,可沿上臂向远端放射,在牵拉或压迫时疼痛加重。 3. 散在性疼痛:由于神经背节神经支配肌肉筋膜所累及。 4. 牵涉性疼痛:病在颈椎,但可表现为肩胛骨、心前区疼痛,甚至女性乳房神经样的刺痛,这是由于神经支配区的牵涉样疼痛。 针对不同的病因,应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适当的改变生活习惯,如避免长期低头、适度锻炼、保持正确坐姿,能够缓解症状。对于由严重病理因素引起的疼痛,需要根据病因进行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甚至手术治疗,以进一步改善症状。但需注意,大多数颈椎疼痛症状可以得到有效缓解,预后相对乐观。
腰椎间盘突出的保守治疗遵循总的原则,包括药物、休息和制动。在药物治疗方面,可以选择中医或西医的药物,如西药中的解痉止痛和营养神经药物,这些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并解除神经刺激。康复治疗包括针灸、牵引、推拿、理疗和按摩等,它们有助于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椎间盘内压力,从而达到临床症状的缓解。 除了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还需要采取其他措施,如适度制动、佩戴腰围、积极卧床休息。现代医疗技术如超声、CT或X光引导下的神经根阻滞和封闭也能取得一定的保守治疗效果。对于慢性疼痛患者,他们往往伴有焦虑情绪,因此进行心理康复疏导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缓解疼痛。
近些年来,随着脊柱微创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微创方式对于腰椎间盘治疗的贡献巨大。相对于传统的开放手术,微创手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在陈医生读书时或者更早之前,腰椎间盘手术的切口常常要达到7-10cm,这让老百姓感到害怕。然而,随着微创手术的进步,尤其是经皮内镜方式的进步,现在往往只需要打一个或两个不到1cm的小洞,就可以完成这样的手术。但我们需要明白,微创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手术,而是一种手术理念。在过去20年脊柱外科的发展中,我们一直坚持用微创的理念和方式治疗腰椎间盘,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因此,目前绝大多数省内或国内的三甲医院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时,已经全面进入微创手术时代。
颈椎椎管狭窄的最佳治疗方法多样。对于症状严重、明显影响生活和工作的患者,保守治疗效果可能不佳,这时通常需要外科干预。手术方法根据入路不同分为前入路和后入路。 对于椎间盘突出或颈椎后纵韧带增生导致的前方压迫为主的情况,会采用前入路直接减压。而对于三个或三个以上节段的发育性椎管狭窄,或黄韧带增生导致的严重椎管狭窄,则采用后入路减轻压迫。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建议局部制动并进行适度理疗,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椎管狭窄的发展。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全身性的免疫炎症性疾病,非常隐匿,常被一些人称为慢性癌症。对于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来说,控制疾病进展至关重要,可以通过避免受凉、避免慢性感染、减轻脊柱负荷、增加腰背部锻炼等方式来实现。这些方法有助于避免病情发展到需要手术的地步。 然而,对于那些没有经过规范、严格、恰当的内科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病情常常会表现为髋关节脱位、股骨头坏死、膝关节脱位和严重的后凸畸形,有时被称为“折刀人”。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通过大型手术进行治疗,这种手术代价非常高。因此,更提倡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早期进行干预。
颈椎病可以压迫神经,导致大部分患者因压迫神经产生的症状而就诊。最常见的两种压迫神经的疾病是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表现为颈部和上肢的放射性疼痛、麻木,有时麻木感非常疼痛难忍,患者可能以强迫的姿势举着手臂来到门诊,还可能感到上肢沉重、乏力,握力减退等。而脊髓型颈椎病的神经压迫更为严重,直接压迫中枢神经,患者症状更为严重,表现为下肢麻木沉重,走路时感觉轻飘飘,像是踩在棉花上,上臂也可能有疼痛和麻木,但更多表现为精细活动不灵活,如抓筷子不稳、夹菜不住、写字不灵活等,有的患者甚至难以完成系纽扣等动作。 此外,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还可能在胸部或腹部感到绷紧,称为束带感,这些都是颈脊髓神经压迫的表现。在诊断时,还需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种类繁多。其中,非甾体抗炎类药物是最常见的一种,如果规范恰当地服用,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缓病情的进展。 除了非甾体抗炎类药物,中医中药也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另一类药物,例如雷公藤。这种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对强直性脊柱炎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中药的提纯、提炼和认知不断深入,甚至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表明,雷公藤以及其他相关的免疫抑制中药在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中药在国际上已被写入相关的指南和专家共识。 然而,随着生物医学的进步,单抗类药物,尤其是针对常见的TNF-α肿瘤坏死因子的单抗,因其起效好、副作用少和靶点治疗的特点,成为了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重要有力武器。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压迫神经后,可能会出现腿部麻木和疼痛,这表明神经刺激在一定程度上是较为严重的。 临床上通过检查,可以发现一个特定的阳性体征,即直腿抬高试验及其加强试验的阳性反应。常见的受压迫神经是坐骨神经。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外科干预,同时辅以内科药物治疗,如解痉止痛和营养神经的药物,以缓解腿部的麻痛。如果椎间盘突出导致游离的髓核,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摘除。若出现马尾综合征,如大小便失禁,那么腰椎手术就变得非常紧急,是重中之重。 随着脊柱微创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经皮内镜和双通道内镜技术的发展,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治疗也趋向于微创化和纤维化。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的现象越来越常见,并且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长期低头族和伏案工作的人群逐渐增加,颈椎病患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许多在办公室工作的人,如会计、办公室工作人员、打字员、记者等,由于长期低头,发病率比其他人群更高。长期使用笔记本电脑和低头玩手机也会导致颈椎曲度变直。 因此,当颈椎曲度开始变直时,这是给颈椎的一个警报,提醒我们需要关爱自己的颈椎。
脊髓灰质炎疫苗用于预防小儿麻痹症,即脊髓灰质炎。这种病现在已基本被全面消灭。 疫苗分为两种:减毒活性疫苗和灭活活性疫苗。一旦发生脊髓灰质炎,它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脊髓功能。 因此,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得益于我国卫健系统的发展和重视,这种疾病现在已基本被完全消灭。
颈椎椎管狭窄是一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治愈的疾病。 它通常是由于构成颈椎椎管的各个解剖结构发生退变,或者是由于发育因素导致颈椎椎管内容物狭窄。这种狭窄会导致颈椎的一个或多个节段的腔隙变窄,从而影响脊髓的传导功能,造成脊髓血运障碍,压迫神经根和脊髓。患者可能会表现出周围神经或中枢神经受压的症状,如四肢麻木无力、下肢沉重、行走时有踩棉花感,甚至大小便无力。颈椎椎管狭窄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过程缓慢,很多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症状的持续加重,人们才开始关注这一问题。 然而,颈椎椎管狭窄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治愈的。除了内科治疗方式外,外科手术通过椎管扩大和减压,也能帮助缓解椎管狭窄的状况。
腰痛的原因多种多样,根据主流流行病学调查,大约有30至40种不同的原因。这些原因可以表现为腰背部肌肉组织的刺激,例如肌肉劳损、乏力等,也可以是先天性或外伤性疾病。有些腰痛是由炎症引起的,有些则是由代谢疾病引起的,甚至包括转移性肿瘤等。在女性患者中,有时腰骶部疼痛与月经周期有明显的一致性,这可能是由于盆腔无菌性炎症导致的。还有的患者可能需要详细鉴别,例如胆囊炎引起的右侧背部牵涉性疼痛,或肾结石导致的肾虚背部牵涉疼痛,这些通常是由内脏器官引起的。 此外,孕妇在怀孕期间由于腰椎力量减轻、体重增加,脊柱负荷骤然增加,再加上孕激素分泌导致关节松弛、运动量减少,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腰痛。 因此,腰痛的病因复杂多样,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治疗药物多种多样。最常用的药物是非甾体抗炎药物,也就是恩赛类药物。根据文献和专家共识,规范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能够显著提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缓疾病的进展。随着靶向免疫治疗的发展,特别是针对TNFα的单抗类药物,它们能极大地延缓疾病进展,同时副作用相对较小。 除了这些药物,还有一些相对传统的抗风湿抗免疫药物,被称为DMARDs。这些药物通常在患者对TNF单抗有禁忌或效果不佳时使用,但它们的副作用相对较大。此外,还有一些免疫抑制药物,如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甚至包括雷公藤等,这些药物也具有一定的疗效。然而,根据目前的专家共识和临床指南,抗TNFα单抗类药物被提升为一线的内科治疗方法。
绝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预后良好,能够达到一定程度上的治愈。 要经过恰当、规范合理的保守治疗,才能达到这种治愈率相对较高的结果。对于首次发作的轻症椎间盘突出患者,80~90%的人能够达到比较好的康复。对于部分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通过微创手术方式来改变椎间盘突出。很多患者可能对手术有所恐惧,但陈医生想告诉大家,这是没有必要的。目前的手术方式往往通过微创,希望尽可能减少对椎间盘的骚扰,并刺激椎间盘达到相对的自我修复过程。 因此,腰椎间盘突出并不可怕,它的预后良好,绝大多数人是能够治愈的。